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丨陈弘:我们欢迎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这决不能有损于中国的利益

2020年05月10日


  2020年5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邀请,参加王潇主持的“今日世界”(World Today)节目,就近期中澳关系相关事件和态势发表看法。



  关于《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先生将澳大利亚比作中国鞋底上的口香糖的话,陈弘认为胡先生的言论表达了他对澳大利亚对中国反复释放敌意的不满。将近三年来,澳方对中国一直采取不友好的行为,进行无端指责。尽管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国际游客与留学生来源国,澳大利亚却在各方面制造麻烦。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是,对中国友好的澳大利亚企业家和政治家正在受到打压,剥夺其话语权。对于自己的全面战略伙伴,澳大利亚的做法是不公平的。中方反复呼吁澳方回归理性,使两国关系重返正确的航道,但是堪培拉非但没有改善关系的迹象,相反却继续对中国进行指责和攻击。



  所谓鞋底上的口香糖,正是这种麻烦制造行为的形象比喻,给胡锡进先生留下这样一个不好的印象,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确实有些遗憾。

  就澳大利亚提出就新冠疫情对中国进行所谓“独立调查”一事,陈弘认为这是一场针对中国的污蔑闹剧。澳大利亚希望籍此提升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通过率先提出进行这一所谓调查,澳大利亚试图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南太地区那个一度被边缘化的国家。

  澳大利亚提出的并不是单纯对于疫情的调查,事实上中国已经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科学界携手开展调查,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澳大利亚的真实目的是对中国进行发难,以莫须有理由指控中国所谓“缺乏透明度”,事实上最终就是试图构陷中国。

  更为恶劣的是,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游说其他国家领导人,试图将他们拉上其反华战车。其目的十分清楚,就是想要联合各国反华势力,破坏中国的国际声誉,打击中国国际地位,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我们倡导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但是我们坚决反对澳大利亚鼓动的不公平、不公正的所谓调查。

  就澳大利亚某些人士对我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有关讲话的歪曲,陈弘指出,中国从来不以经济手段作为杠杆,以实现政治目的。中国不把经济政治化、武器化。成竞业大使采访根本没有对澳大利亚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威胁,所谓成大使进行“经济胁迫”的言论完全是赤裸裸的谎言。



  事实上,澳大利亚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威胁与中国经济脱钩。在澳大利亚不断有言论声称澳大利亚对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必须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开发新的出口市场,吸引新的游客和留学生来源国。换言之,难道不正是澳大利亚在以经济脱钩威胁中国吗?而现在澳大利亚却倒打一耙,反噬其最大的贸易伙伴。

  陈弘指出,中国和澳大利亚是紧密的经济伙伴, 但是在政治上,澳大利亚却不断与中国为敌。一方面,澳大利亚在同中国的合作中获得巨大经济红利,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却不时对中国施放冷枪。

  中国从不反对澳大利亚与美国结盟,从不要求澳大利亚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选择。澳大利亚现在向中国主动展现敌意,那就表明了澳大利亚是在自行做出明确选择。

  在冷战期间,澳大利亚是一个战略重要性有限的南太国家。冷战后,澳大利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曾经相当无足轻重。而随着奥巴马重返亚太政策和特朗普的印太战略的推行,澳大利亚试图强化其国际重要性。澳大利亚是一个真正的印太国家,因此与美国站队越紧密,就越能够凸显其战略地位。



  陈弘说:“我们欢迎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不能有损于中国的利益。澳大利亚似乎陷入一种幻觉中,误以为通过挑战中国,澳大利亚将能够提升其国际形象,这是一个可笑的、不成熟的认识”。

  关于近日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与澳大利亚记者有言语交锋的情况,陈弘认为,中国对国际记者没有差别性对待,对澳大利亚记者也同样如此。陈弘认为是《澳大利亚人报》记者不断提出问题,追问外交部发言人,使得双方对话显得较长,而非外交部发言人特意针对澳大利亚记者发表意见。


阅读原文

(上述谈话内容从42分30秒开始)


来源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