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定位是以教育出版为主的大学出版社,这个定位不会变。在此定位的基础上,出版社投入人力物力护好教育基本盘,保证每年都会出版好的产品,在宣传和营销上着力推广,同时加大传统产品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实现融合发展。
当前出版的环境、载体、运营模式都在变化,华东师大社要紧跟形势,积极应对,还要主动求变,占据前沿。受出版基因的影响,传统出版社在创新和开放上相对幅度较小。但做好教育出版不变的是对内容价值的追求,优质内容是教育出版的根本,也是出版社需要真正坚守的出版价值。
品牌号召力、内容实用性和内容价值是做好做强教育出版三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和开学推迟,教育出版板块所受影响很大,出版社也在线上做了很多努力尽量弥补损失。但疫情也是出版社沉淀和练好内功的时机,出版社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布局产品线,更新换代产品,做出一些新产品、大产品,做好积累。华东师大社布局配套三科教材的教师用书,这也是开发教育出版图书的重要领域。今年9月将推出配套《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的教师用书,如《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等。华东师大社还会抓住教育部推出新课标阅读书目这一机遇,在之前已有图书的基础上做一些新的、拓展的内容,并在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推出中小学教学材料、教师用书、理论用书等多层次的内容。
疫情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华东师大社已在融合发展上有许多举措,之后将更重视在线教育的布局,并将其纳入出版社“十四五”规划,努力构建教育出版的生态圈。在传统纸质教育出版图书的数字化建设上更为重视:疫情期间,率先在“华狮小助手”平台上更新许多线上内容,对已出版的纸质图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大夏书系”是华东师大社推出的系列教育图书,目前已成为国内教师用书出版的优秀品牌。近两年,华东师大社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大夏书系”的教师教育云平台,在数字化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改版,比如内容补充、阅读感提升、使用感强化、APP升级等。出版社将组织专业团队运营该平台,希望在为学校和老师服务的同时实现to B商业模式的突破。
传统出版社一直在探索数字出版领域的商业途径,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传统出版社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数字内容、开发B端市场,实现盈利的难度和竞争性相对C端会实际一些。实现品牌产品的数字化内容的B端销售、以数字化内容带动纸书销售是数字出版盈利的两个方向。
当前许多出版机构都与抖音、快手、大V号合作,华东师大社在运营上也持续发力,在抖音、快手、好看视频等平台开设了官方账号,今年4月正式上线“大夏主播团”等,搭建属于自己的MCN平台,扶持专属的KOL主播矩阵,探索“线上+内容”新模式。
阅读原文
作者丨王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来源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