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场假“靳东”的闹剧,一次叛逆的逃离,让我们看到老年人群体的情爱觉醒。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我们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春晖堂心理”团队联合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特别策划“银龄关怀”系列文章,从智能生活、人际交往、积极老龄化三方面,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为了追求理想爱情,她与丈夫争吵,甘愿抛下一切去寻找远方的“靳东”;为了逃离无爱婚姻,她一人一车,“蓄谋”一年独自踏上自驾之旅。
和黄月、苏敏一样,许多生于五、六十年代的普通中国女性,被牢牢束缚在了家庭里。她们活在浪漫爱和现实婚的夹缝下,与屏幕中的“恋爱对象”甜言蜜语,向往着诗与远方,却依然肩负家庭责任,数着现实生活的家长里短,“每天还要接孙子放学,忙着做菜做家务,只能抽时间用手机看看靳东”。

图/ 网络

图/ 网络
老年人群体有爱与被爱的情感需求。他们中有人参加相亲直播,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有人穿梭在公园等社交场合,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依然保持着一定频率的性生活……无论是以什么方式,他们仿佛都在宣告:爱情是用终身来谱写的主题。“如果你到了这个年纪,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需求都会显得是多么平常”。
1、老年人为何也向往爱情?——爱与归属是人的基本需要
如果你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应该对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不陌生。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普及性与普适性最高的几大理论之一,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下到上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需要的出现,以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换句话说,当人们满足了低层次需要时才会有更多精力去考虑高层次的需要。

图/ 网络
老年人对爱情的追求,恰恰是爱与归属需要的体现。老一辈人常常奉行“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理念,因此很多人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这也算特定时代下合情合理的现象——毕竟经济条件有限,温饱问题(生理需要)和稳定的家庭(安全需要)要优先考虑,无暇去顾及爱情(爱与归属的需要),“感情是那个时候不该谈论的,没钱,都在努力奔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理与安全需要变得不再让人担忧,曾经的年轻一代也逐渐老去,当年“不该谈论的”爱与归属的需求日渐强烈,老人们或是开始“婚内初恋”,或是由于离异、丧偶,通过参加相亲直播等方式寻找真爱。
2、爱上不可能的“靳东”——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
61岁的黄月拥有完整的家庭,却坠入假“靳东”营销号的浪漫圈套,这不仅仅是因为爱与归属需求的驱使,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人际吸引增减原则的影响。
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指出,人们容易被那些越来越肯定自己的人所吸引,而对那些越来越否认自己人的产生排斥感。对于“黄月们”来说,时间让本就平淡的婚姻变得愈加平淡,而“靳东”的出现和他毫不吝啬的赞美与关心,让“黄月们”的自我价值得到莫大肯定、被深深地吸引;而自己的伴侣呢?为了让黄月打消念头,丈夫采用的是打压的话术“你又不是美女”。曾经的相濡以沫与现在的言语打击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一来,在增减原则的作用下,反倒坚定了黄月离家出走寻找“靳东”的信念。
3、“越长大越孤单”——生物的本能心理
人在老年期的主观孤独感仅次于“狂风骤雨”的青春期,青春期有父母和朋辈的陪伴,而在老年阶段常常体验到社会关系的分离,例如朋友的去世、与子辈的分离、社交圈的淡出等,往往会感受到深刻的孤独感。

图/ unsplash
为了避免这种分离所带来的孤独感,人会采取对外、对内两种措施:对外主动探求亲密关系,对内怀念过去的圆满状态以达成精神上的补偿,正所谓“当你开始频繁回忆过去时,你正在变老”。实际上,孤独让人怀旧,在想象世界里填补空虚;而回到现实世界后的落差感,会激发出老年人更为强烈的、寻求理想亲密关系的动机。一旦这种动机没有找到合理的实现途径,就容易出现“黄月”般看似不切实际的迷茫和追寻。
4、应对:“对症下药”才是良策
老年人渴求情感上的寄托,对亲密关系仍然怀有不可明说的憧憬,这些憧憬需要找到合理的方式得到宣泄和满足。
人际支撑——爱的归属之地
人际支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缓冲生活应激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是预防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样的,帮助老年人建立合理的人际支持体系,也是满足老年人爱与归属需要的途径。
人际支持体系可以由很多方面的关系构成,包括恋爱伴侣、朋辈支持、子辈扶养甚至社会组织的卷入,这些关系如同一根根线条,以个人为中心发散成网络。当孤独感来临之时,会使网络产生动荡,而线条越多,动力就越分散,我们就有更多的渠道(寻找伴侣安抚、寻找朋友倾诉等)来抒发孤独。
有的老年人自身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会积极地去结交社会同伴维持人际支持体系,而有的老年人可能不那么主动,就需要后辈协助构建人际支撑:例如,帮助父母寻找社会同伴,结交志趣相投的同龄伙伴;发现父母的优势与兴趣爱好,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加入一些小型社会团体或组织(如老年艺术团);保持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用无条件的关爱来支持父母。
你在我心中最美——欣赏与赞美维持人际平衡
在亲密关系中相处越久,越会觉得生活本就平淡,“说爱你”变得羞于启齿。其实不然,老年伴侣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保持欣赏与赞美,对伴侣一直保持积极表露的正面评价,能够避免人际吸引中减法原则的不良作用。

图/ unsplash
可能有些老年人不善于表达,那么子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对父母表达欣赏与赞美,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自我评价;二是创造情境帮助父母互相传递爱与鼓励,例如带父母聚餐、出游,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感受爱意,或者私下向父母的一方传达另一方的关爱:“爸爸可挂念着你了,嘴里不说,其实每次买菜都嘟囔着你喜欢的香菇”。
爱是需要用终身来谱写的话题,无论是已至黄昏,还是正值青春,都有权利追寻自己的爱。爱本身也有很多学问,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些小小的启发,帮助自己、帮助父母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即使饱经生活磨炼,爱情也不会再无处安放。
参考文献
[1] 动机与人格[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 马斯洛 (Maslow), 2013
[2] 社会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崔丽娟,2008
[3] 异常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美)詹姆斯·布彻,苏珊·米内克,吉尔·胡利,2014
[4]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美)罗伯特·费尔德曼,2013
“春晖堂心理”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学生十余年的养老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形成,该项目致力于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支持专家,目前已经开发出主老年人心理支持系列课程、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课程以及老年人多维心理测评体系等产品,通过与社区、老年大学、养老地产等为老服务机构合作,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课程及服务需求,助力打造健康和谐特色邻里的社区与机构。
阅读原文
作者丨傅钒
来源丨澎湃新闻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