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小白菜的城市巡访。
后世博时代
我们与世博依依惜别,它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世博会对于上海这座城市,乃至于每一个城市人的影响,有些也许是立竿见影的,但有些却将在未来许多年中逐步呈现。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200万世博志愿者的倾力付出,志愿精神已经在整个城市中深入人心。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海宝一代”横空出世,清醒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责任,并将坚决地肩负起这份重担。
昂首迈入“后世博”时代,“海宝一代”正式宣告扬帆起航。
一场志愿者的成人礼
世博是一个舞台,志愿服务业是一个舞台。朝气蓬勃、神采奕奕、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们,历经这样一场锤炼,仿佛是一次“成人礼”,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心的一次飞跃。
7月31日,在百联又一城的“七彩之心”服务站上,11位“小蓝莓”都是来自交大附中的高中生志愿者,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成人礼”。
在这场成人仪式上,18岁的志愿者们庄严宣誓:“今天,我向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会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宣誓会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举起右手向着国旗庄严宣誓,他们是最骄傲的“90后”。从这一刻起,他们再不是个孩子。从这一刻起,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在没有做志愿者之前,他很少会去主动关心别人,”志愿者伍雨乐的妈妈说,自己第一次和儿子去游世博,他带了一个沉沉的大袋子,在没有做志愿者之前,伍雨乐很少会去主动关心别人,“原来是他服务的站点里常常有人会索要园区地图,他是带回去给志愿者用的。看到做志愿者几天的他就能有这样的变化,我真的很激动。”
志愿者精神深入人心
2010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将近2000万,而分布在园区内外、大街小巷的志愿者却超过200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据,一座城市里超过10%的居民都为了一个目的投身到了志愿服务的事业之中。
当然,10%不是终点,这只是一个起点。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无疑将以滚雪球的形式,在全社会弘扬。
当陈毅骙作为第二批志愿者的代表在世博园区志愿者岗位交接仪式上发言时,台下他的母亲陈敏禁不住湿润了眼眶。一个是同济的学生,一个是本校的教工,同样是世博园区内的志愿者。当身为第一批志愿者的母亲把接力棒交到儿子的手中时,这份传递不只是长辈的期待,更是充满了战友之间的信任。
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陈毅骙鼓动妈妈报名参加世博志愿者工作。母子两人先后成为第一、第二批进入世博园服务的“小白菜”。为了支持妻子和儿子的志愿服务工作,父亲陈青则挑起了家里所有家务的工作,成为一名坚强的“志愿者平方”。
是的,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最小单位,当志愿精神荡漾在每一个小家的时候,整个社会岂能不因之更美好,更充满爱?
而当聚合整个社会之力时,志愿精神将构建起一座座打造社会人的大学。在9月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论坛上,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非常激动地表示:“我们想把现在的志愿者支持中心,升格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一所志愿者的大学!”
世博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还有实物。陪伴市民们半年之久的“七彩之心”将会何去何从呢?卢湾区率先对城市志愿者站点的去留做了表态,11月1日当天,位于淮海中路、新天地、打浦桥社区等地的5座“七彩之心”将隆重“再开业”,成为永久性的问讯服务窗口,长期提供志愿服务。卢湾区志愿者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志愿者站点的打造凸显了城区文明素质的提高。”这是世博志愿精神传承下去的活的载体!
对城市未来发展关注
“如果未来若干年,上海再次举办世博会,那个时候的总规划师,肯定会从现在的这些世博志愿者中产生。”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如是告诉记者。
“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8%,落后发达国家60个百分点。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们追上了30个百分点。再过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可能将会达到75%-78%。在这个中间位置,我们必须考虑未来的道路如何走。”吴志强表示:“如果中国不用更智慧的方法发展,要达到和美国人一样的能耗水平,那么要有七八个地球才能支撑起这样的资源消耗——这样的方式肯定不可持续。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道路绝不可能是过去的简单重复。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将由今天的青年人来领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正是通过这样一届直面城市化进程的世博会,使青年一代人感受到了自己未来的使命所在。
华师大科教院的8颗小白菜,组建了这样一支社会实践的队伍。结合自己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参观经历,他们走访了苏州、杭州、成都、宁波、香港、澳门、台北、布拉格、费城等18座城市,梳理城市精神的脉络、探寻城市发展的进程。在苏州留园一位童颜鹤发的老先生告诉他们:“这些年苏州发展并没有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她的脚步也许没有其他一些城市那么快,但却是一种适合她的发展节奏。”在每一地的探寻,让他们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有了自己的领悟。
还有一群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都曾经是“小白菜”或者世博场馆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但梳理出了一份《读城市——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巡礼》,详细解读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全部46个案例馆,还积极思考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问题,结合城市最佳实践区各案例馆的经验,为淮海街道的石库门保护与开发、生态型社区文化的培养、低碳社区建设中经济因素、社区多样性的价值与条件、绿色生活的内涵和实践等问题建言献策。
是世博会给了他们成长的机遇和舞台,“海宝一代”从这里起步,振翅高翔。
策划:彭畅丁元元余长江周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