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灾害天气较多,从经济层面上说,这恰恰可以提醒相关部门考虑设立预警经济机制。具体可设立相关的指数,以评估灾害天气对国内经济到底造成多大的影响,进而为决策层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让12月15日的申城“银装素裹”。在人们兴奋于入冬以来的首场雪景之时,上海的城市系统却经受着不小的考验。受雪天影响,截至昨日下午17时,上海虹桥机场出港航班延误14个,6个航班被迫取消;上海浦东机场出港航班延误5个,4个航班取消。
事实上,受大雪考验的,不止上海。昨日凌晨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暴雪黄色预警称,12月15日8时至12月16日8时,安徽南部、浙江中南部、江西大部、湖南中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有大雪。其中,湖南南部、江西中部和东北部、浙江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
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灾害性天气,相关部门最重要的就是从民生着手,保障电力、蔬菜等的供应,并及时进行相关预警工作。
喜 预警机制初步形成
面对大雪和气温突降的考验,相关部门不断预警。
为减轻灾害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湖北省政府应急办、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积极防范,确保蔬菜等农作物安全越冬,争取将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几天,对农业部门的相关预警或将在各个省市纷纷启动。
事关出行安全和道路顺畅的铁路部门也不敢怠慢。昨日,上海铁路局紧急启动雨雪天气运输预案,确保管内京九、京沪、沪昆等主要干线和沪宁、沪杭高铁,以及甬台温沿海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据报道,目前上海铁路局“管内各趟列车运行正常,旅客运输秩序良好”。早先几天,哈尔滨铁路局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其表示,调度部门将及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基层站段将加强雪天运输组织,细化列车接发、车体推拉等。
此外,大雪天还可能导致“电荒”和“煤荒”等能源供应上的极端情况。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寒冷天气或将影响到城市电力供应,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昨日报道称,上周华中电网电煤库存大幅下降,一周下降了120万吨,目前全网存煤仅可供电15天,冬季电力供应形势严峻。目前,华中电网公司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
对此,相关省市展开了应对措施。煤炭大省山西为缓解用电紧缺局面,已经启动相应的预警机制。山西省电力公司接连下发文件,要求把保障城乡居民供暖供气供水等生活用电,及保障关乎民生的医院、学校、金融单位供电放在首位。同时,优化电力调度,要求各地市供电分公司督促相关企业实施错避峰用电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省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电需求。武汉供电公司也表示,将全力确保全市居民生活、学校、医院、等重要用户的可靠供电。
防 灾害天气祸害经济
尽管各地正纷纷应对大雪天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一则“2008年雪灾或重现”的报道还是引起了各方关注。2008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严重的雪冻灾害使交通受阻、通信不畅、电网瘫痪。其中,仅湖南省122个县市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了111亿元。
“在2008年雪灾的教训之下,不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该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但灾害性天气不可不防,相关部门应提前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防。”
事实上,早前也有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今年中国灾害天气较多,从经济层面上说,这恰恰可以提醒相关部门考虑设立预警经济机制。具体可设立相关的指数,以评估灾害天气对国内经济到底造成多大的影响,进而为决策层提供借鉴和帮助。”
“在交通出行上,相关部门应提前布局,及时进行交通人流的梳理工作。同时在下雪天后,利用公共资源为人们的出行做好及时的路面清扫工作。其次,相关部门现在就可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电荒和气荒,比如,在能源与原料方面,尽可能达到最大的储备值。”徐长乐进一步建议,“此外,蔬菜的供应同样需要加以稳定。尤其是,根据以往不少城市出现的情况,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菜价,以最大程度保证民生。”
当然,寒流带来的不全是负面信息。对于经营御冬产品的商家来说,大雪将给冬令经济新添“一把火”。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各地的雪天同样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新一轮的炒作良机,尤其是对煤炭板块、电力板块、消费板块和燃气板块来说。
《国际金融报》 日期: 2010年12月16日 版次:08 作者:黄烨
网页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0-12/16/content_70013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