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本报记者 郑红
2010年初,本市45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发布,其中21项招标课题标书在本报刊出。
不久之后,国内外研究机构积极响应,争相“投标”,其中有效标书166份,国内一些知名智库,如国家税务总局、央行上海总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浙江大学等,都踊跃承担了部分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
这是在昨天2010年市政府决策咨询工作会议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透露的信息。
年终岁末,这样的消息令人振奋。这是属于上海的温暖喜悦,也是属于市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精彩收获。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国内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的叠加,加上又逢世博会举办和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上海的决策咨询机构“看势”的难度和压力骤增。面对新形势,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准确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客观分析上海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发挥了很好的咨询服务作用。发展研究中心还每个季度对经济形势予以分析和预判,出台了以“预防滞胀风险,确保良好开局”为题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直言明年需要特别关注的五大问题,提出了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政策建议。
2010年答卷亮眼,而这背后不可忽视深厚的积淀。后天,12月26日,是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三十华诞”。一路走来,用智用心,待到三十而立,已然满载辉煌。
言精于丰,广开国内外智库言路
上海,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甘当先锋的勇气,抓住机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正朝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上海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从无到有的三十年发展历程,就是上海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熟的缩影与见证。
中心成立于1980年12月26日,当时叫上海经济研究中心。中心做什么?用原上海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侯旅适的话来说,主要是作为政府研究机构的一个咨询机构,“政府需要研究些什么问题,重大的问题、长远的问题,交给经济研究中心,经济研究中心作了研究以后可以提供一些决策咨询的报告”。
言精于丰,决策咨询机构的成功,得益于实力强大的智囊队伍,开放的平台,包容的气度,使得思想能在此开阔和集聚。
中心成立之初,就非常注意广开言路。而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智库参与到了本市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中来。
今年,发展研究中心、浦东发改院、江苏城市发展研究院、浙江省社科联等联合召开了“第二届长三角城市论坛”,与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通过课题合作形式,开展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联合研究。
今年6月和11月,发展研究中心两次与埃森哲、IBM研究院、德勤咨询、大和综研、野村综研等11家国际知名智库召开了“上海国外智库交流中心——暨上海智慧论坛”理事长预备会议。国际知名智库希望通过课题招投标,竞聘特聘专家、合办论坛等形式参与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经商议达成了合作成立理事会的意向。
与此同时,发展研究中心今年还举办了系列双边研讨,与埃森哲、麦肯锡的专家联合召开“上海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与IBM中国公司合作举行由本市各区县、有关委办局和研究机构70多位负责人参加的“智慧城市,上海创新发展论坛”大型研讨会;与日本大和综研在沪召开“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国际研讨会;与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院在沪举行“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等。
行成于思,大胆创新决策咨询机制
行成于思,事在人为。上海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者提出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和思路供市领导决策参考。正如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原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战所言:上海这三十年发展当中,始终有一支围绕着市委、市政府决策,体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队伍……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最早成立的一个动力吧。
成立之初的经济研究中心以干事会为组织形式,将原先分散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开展工作,不仅培养了一支决策咨询研究队伍,还创新了一套在全国领先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机制,使决策咨询逐渐成为市领导做出重大决策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1993年起,上海设立了市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由经济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成为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上海决策咨询的重要载体之一。1993年6月3日,上海设立了发展研究基金会,通过募集运作资金,支持上海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1994年,上海市政府又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设立“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决策咨询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从1993年开始,市政府设立了决策咨询研究特聘专家队伍,成为上海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重要标志。
而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与中心合作共建的基地、工作室,是本市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又一全新尝试。据周振华介绍,今年以来,8个基地、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均得到所在高校、研究院所领导高度重视,已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模式,汇集了相关领域的百余名高层次专家学者,在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长三角一体化、文化与新媒体发展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咨询研究工作。今年以来,这些工作室先后承担了13项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和20项热点课题研究任务,完成成果专报61份。
眼系于民,关注经济发展背后的问题
1995年12月22日,上海经济研究中心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作领域和范围从研究经济问题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全方位研究拓展,着力加强研究上海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问题。本市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发展研究中心是经济研究中心的深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产物。事实上,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以后,使得整个经济研究的眼光、视野也豁然开朗,实际上,在经济发展的质量上面,它很多背后的问题都是社会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多层次收集分析信息,发挥决策咨询机构连接政府和社会的纽带作用,在市领导关心下,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与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等9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成立了“上海社会调查中心”及9家分中心,今年调查中心已正式运作,《上海市民眼中的世博会——市民关于2010年世博会的意识调查》、《上海出租车服务质量与形象调查》等报告,均得到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表示,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高校联合建立这样的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一种创新,这样的一种合作,能使高校的学科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又能使我们的研究更加贴近社会、贴近政府、贴近需求。
记者注意到,今年本市的决策咨询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重点课题中专设了民生和社会管理内容,这种“贴心”的调研报告,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对决策参考也更有价值。
回眸往昔,三十年上海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正确的决策,凝聚着决策咨询研究人员辛勤的汗水和深邃的思考;展望未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科学决策和民生决策,一个开放式、网络化、枢纽型的一流智库正呼之欲出。
《解放日报》 日期:2010年12月24日 版次:10 作者:郑红
网络版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0-12/24/content_480989.htm
PDF版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files/20101224/14508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