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可谓是今年“两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了。昨天,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首日,就有多位政协委员通过小组讨论和提案的形式,总结了11·15大火的教训,并为保障城市安全建言献策。在已递交的提案中,以“城市安全”为主题的最多。“绝不能再掉以轻心!”这是委员们达成的共识。
【提案1】
小区堵塞消防通道要治理
市政协委员、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 沈懋兴——
目前居民居住小区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相当一部分小区的管理水平低下,安全问题严重。有的是居住房子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到处是临时管线;有的是楼梯过道堆满杂物,人们行走困难;有的是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损坏,过期成为摆设;有的是地下室挪作他用,住人、堆物、办公。相当一部份小区通道几乎全被车子停满,到了晚上几乎成了停车场,险象环生,事故多发,民事纠纷不断,在紧急情况下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过,更不用说救火了。
针对如此现状,沈懋兴提出几点改善建议,从提高全民安全观念这方面来说,建议每年搞一次全市性的安全月活动,建议将时间定在十一月份(11·15特大火灾日可以让人们牢记不忘),大张旗鼓地进行安全大宣传,进行安全知识大教育,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从而做到提高、普及安全知识,警钟长鸣,常备不懈。
市政协委员、上海海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董事长 杨伟健——
要治理好这个大难题,不是仅靠物业部门或消防部门所能解决的,必须要由政府牵头进行综合治理。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公安、街道、邻近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小区物业部门,共同谋划解决方案。比如可由区政府牵头协调,公安、街道在住宅小区物业部门和居委会配合下,逐一对各小区居民停车位现状作调整,分析车位缺口。根据居住小区车位缺口情况,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能否借鉴国外经验,在住宅小区周围道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开放道路停车区域(也可作为夜间专用停车区域),供邻近小区居民作专用停车位。由街道出面,与住宅小区的邻近企事业单位协商,充分利用已有的停车位资源,合理定价,提供夜间停车服务。规划部门在审批新建住宅小区的规划时,对停车位的设置要有前瞻性的要求。积极鼓励有关企业研发占地面积少、利用率高、价廉质优的机械停车位(库),改善住宅小区停车状况。
【提案2】
建筑材料应有防火标准
市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 麻生明——
11·15火灾表面的原因看起来是施工不当,但本质上是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有问题,才导致了一场不能控制的大火,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麻生明为此建议:对上海市进行过类似施工的外墙进行普查,对使用了不防火保温材料的建筑进行整改,防止这些保温材料继续引起大火。对建筑材料市场建立防火标准,通过以施工单位为责任人,防止以后继续使用一些可能引起大火的易燃的建筑材料。加强对上海市高楼层消防力量的建设,包括人力、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行之有效的训练。对高层建筑物周围的消防通道进行检查,并对堵塞消防车到达的情况进行必要改建。
【提案3】
成立“消防数据库”
市政协委员、上海文化总会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宽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建国——
建立“上海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数据库”,并成立“消防专项基金”。数据库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筑本身存在的问题,所谓“硬件”。另一个则是“软件”,即相关各方人士,包括物业、居民、办公人群对于消防安全逃生知识的掌握。他还建议,拨出物业费,成立“消防专项基金”。就物业费的本义而言,指的是产权人、使用人委托物业管理单位对居住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等项目进行日常维护、修缮、整治及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政协小组讨论中,很多委员也都在发言中提到了城市安全问题。记者所旁听的小组中,来自香港的高叔平委员贡献了香港在城市安全问题方面的处理经验,希望上海可以借鉴;许培星委员则表示,11·15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上海高层建筑多达300多栋,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要对高层住宅的安全问题提高重视;丘智健委员在发言中详细分析了上海在供电安全和用电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特别是社区居民用电安全方面,建议加大设施改造力度,最好成立煤、电、气一体化管理机构,从体制上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青年报》 日期:2011年1月16日 版次:03 作者:王婧 吴华
网页版连接:http://youthdaily.why.com.cn/epublish/node4/node34874/node34875/userobject7ai254304.html
PDF版链接:http://youthdaily.why.com.cn/epublish/node4/node34874/pdf/qnba03B116C(p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