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青年报》:新疆男生为省路费大学四年春节只回家一次:我想打份工,帮哥哥还学贷

2011年01月14日

    他是个典型的新疆帅小伙,他有一颗细腻柔软和敏锐的心,因家境贫寒,他的学涯差点在初中毕业那年就戛然而止。转眼今年6月他将大学毕业,这一路的艰辛和隐忍,在实现读书梦想面前已然微不足道。为了节省往返路费和在上海寻求更多的打工机会,大学4年春节,这个名叫伊力扎提·买买提的华师大心理系学生只回了一次家。而说起今年的新年心愿,他最想在上海谋份工,帮哥哥早点还清助学贷款,“让他也可以快点开始一个没有包袱的全新人生!”

  爸爸重病妈妈下岗他初中毕业差点辍学

  如今已是华东师范大学07级心理系免费师范生的伊力扎提,险些因家庭经济因素在7年前就终止了学涯。能多“赚”这7年的读书光阴,伊力扎提的心中盛满了感恩和知足。

  伊力扎提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新疆伊犁,爸爸因重病一直不能工作,妈妈是公交车的售票员,家里有三兄弟,自己是最小的一个,本身的生活已经十分清苦简朴,他在大学以前,一直是穿两个哥哥穿下来的衣服长大的。对于这点,他从来没有觉得丢面子,“以前的人应该都这样吧。”说话间,他始终带着阳光般的笑容。

  在他读初中时,妈妈所在的公交车队实行改革,售票员都要会“双语”(汉语和维吾尔语),妈妈因不会汉语而下岗,家里的经济来源顿时收紧,只能靠妈妈单位每月发的一些补助和爸爸在家门口做些水果小生意来维持基本生计。一个月七八百元的家庭收入,几乎全部花在家中三个儿子的衣食住行上。初中班主任看着这个家庭的变故,知道一套100元的校服对他家会是一笔天文数字,于是,好心的老师自己为伊力扎提垫上。

  爸爸妈妈曾为难地向伊力扎提暗示,初中毕业后就帮爸爸做做生意吧,爸爸重活不能干,水果的进货运输还是需要一个壮劳力来支持。懂事敏感的伊力扎提能够感到,表达这些意思时爸爸妈妈内心是有多为难和纠结——一方面,伊力扎提读书实在太棒了,经常在数理竞赛中摘得奖牌,不让他继续读书于心不忍,但是眼看着大哥、二哥已经相继在读高中、要读大学,学费的事情已经让爸妈愁煞了心……

  打工20天赚到150元买书参赛拿到铜牌

  懂事的伊力扎提没有即刻答复父母,他想以实际行动证明,他的读书并不需要家里负担太多,哪怕是一些学习上的必需品,他也从不开口要,“绝不能增加家里的负担”,成为他内心中的一种默念和固执的坚持。

  他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第一笔打工所得,是在初三的寒假,用20天时间里在饭店打工赚到150元,用这些钱他买到了觊觎很久的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用书。“其实,真不好意思说出来,那年打工是不合法的,因为还没成年,是托人帮忙的。”伊力扎提回忆,当时年纪还太小,得知一个朋友家开了餐馆,他百般央求挣钱买参考书,朋友被其诚意打动,伊力扎提才争取到这个机会。

  端菜、擦桌子、洗碗……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下的打工日子,让他深深体会到赚钱的艰辛,也因此倍加珍惜当学生的幸福。咬着牙齿经历了20天后,他第一次挣到了钱,足有150元,那一刻,他感动得几乎要落泪和大吼。最为关键的是,这足够他去买竞赛参考用书了。发奋读书和课余钻研,果然让伊力扎提收获颇丰,在那次的全国数学竞赛中他摘下了全国铜牌。

  就这样,偏爱和命运抗争的伊力扎提硬是凭自己当年中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南京市的一所中学免费读高中,因为还有对口支援的关系,学校对伊力扎提所有食宿和往返路费实行全免。高中毕业填志愿时,伊力扎提报考了华师大,他觉得自己再次碰上了好事,“2007那一年,正巧是国家免费师范生的第一年,这样,我的学费又不用家里烦恼了。”就这样,一路读来他没有增加家里一分钱负担。

  ■最大的快乐

  每月13日给爸妈“发工资”

  进入华师大后,伊力扎提发现他虽然是免费师范生,4年的学费住宿费全免,每月还有400元的基本生活补助,但是家里的负担依然很重,两个哥哥贷款读大学。一入校,伊力扎提就打听起勤工俭学的途径,他10月就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文印室开始工作。11月中旬,他拿到了100多元的首月收入,全部转账给了爸妈。让人感动的是,从大一的11月份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表,每月的13日,就将当月他所挣钱款的部分寄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可以因此稍微改善一下拮据的生活,是他远在上海最大的快乐。这一坚持,已经足足38个月了。

  伊力扎提再有半年就将毕业了,期间,他做家教、勤工俭学。就是这样,靠自己的积累,终于在大三那年,攒够钱给自己买一台二手电脑,用来写实验报告、查阅资料。他有一部600来元的手机,不能上网或者玩游戏,但他觉得不错。

  ■最大的心愿

  打工为二哥还贷,为读研存学费

  说起新年心愿,伊力扎提希望帮二哥早点还清贷款,“让他没有包袱地开始新的人生!”

  大学四年春节只回家一次

  记者了解到,伊力扎提为了节省来往伊犁-上海的路费,也为了寒假在上海能多寻求一些打工机会,大学四年的春节,他只回家了一次。“大三的寒假,是我第一次回家过年,那年,二哥大学毕业,我们全家好好庆祝了一下。”伊力扎提透露,两个哥哥都是在新疆读的大学,那里勤工俭学的机会较少,薪酬也不高,他们很难在大学期间有积蓄,更何况伙食费、杂费之类的还得支付,压力非常大。

  回家面试后立刻返沪打工

  这几天,伊力扎提正在打包,他要回新疆一趟,参加一些学校的面试,他希望,今年能在新疆找到一所好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过,今年春节,他可能依然无法在父母身边。他准备借此次面试回乡的当口,给父母送上自己刚刚替他们购买的保暖内衣作为新年礼物后,就要在20日左右返回上海。

  “说春节不想在家过那是假的,我们那里对过节,可能比上海更重一些形式吧。所以,每到春节,家乡的味道格外让人思念。”说起过节的热闹劲,以及在春节美食上的讲究,伊力扎提瞬时变得眉飞色舞起来。然而,转眼今年是大学时代最后一个寒假,他还是迫切地想抓紧寒假、春节在上海多打一些工。“我许多勤工俭学的经历,都是在校内,现在也更想走出校内,多赚一些钱的同时,也多一些社会经验。”

  他表示,希望尽可能帮助二哥把剩下的贷款还掉,也为一年后,如果自己有机会读研而准备学费。“大哥的大学贷款已经还清,二哥刚刚工作一年,工资不高,而且两个哥哥的婚事将近,所以,如果可能,我也愿意帮二哥一起快点把余款还清,让他也可以快点开始一个没有包袱的全新人生。然后,努力,奋斗。”

    《青年报》    日期:2011年1月13日       作者:刘昕璐

     网页链接:http://youthdaily.why.com.cn/epublish/node4/node34823/node34824/userobject7ai25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