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感到热血沸腾的同时,不少人恐怕也在为浦东新区忧心。这个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是否就此将被后起之秀取而代之?
有关专家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轻言滨海新区超过浦东,为时尚早。
华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承认,滨海新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不过,浦东新区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先行先试,而滨海新区真正开始发展不足10年,二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刚发展时势头比较猛,属于正常现象。”
所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其实是以目前上海的总体经济形势为背景的。
受全球金融危机拖累,上海市GDP增速2008年首次低于两位数。经济增速放缓让上海认识到,抱住第二产业不放手将对GDP长期增长造成不良影响。至此,上海不得不开打“调结构、促转型”之战。
然而,有得必有舍,随着这场“战役”开打,上海要忍痛牺牲掉部分短期GDP。“短时间内牺牲经济增速换取未来长足发展”,这是上海市各级政府的必行之选,也是各级政府的决心所在。
作为上海市乃至全国改革先行先试示范区,以“领头羊”姿态率先开始“调结构、促转型”,浦东新区义不容辞。在区长姜樑眼中,这正是浦东近两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浦东已经建设了20年,有了很好的基础,未来的重头工作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核心竞争力、面向国际参与竞争。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万曾炜也指出,浦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凸显了国家和上海市关于转型的发展要求,凸显了人本精神和民生意识,这都是比较先进的。不应该一味追求GDP指标。
此外,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则指出,以GDP总量指标为单一标准比较两个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显然不够。他强调,探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平方公里产出率、地方财政收入、第三产业比重、外资银行存贷款余额、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比重等都是重要判断依据。
杨周彝的观点得到了上海浦东新区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同,在谈及滨海新区GDP后来居上时,这位工作人员反驳道:“滨海新区有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与南汇合并后的浦东的陆域面积还不到滨海一半。浦东新区用滨海一半的面积产出了相差无几的GDP。”
不过,记者查阅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时注意到,考虑到滨海新区定出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速目标都超过浦东,在未来5年内,滨海恐怕不仅将在GDP方面赶超浦东,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在内的多项指标也有望在2015年接近甚至超过浦东新区。
《国际金融报》 日期:2011年3月15日 版次:06 作者:刘洋
网页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03/15/content_76901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