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自徐汇、长宁、虹口、闵行8位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家长代表,来到华东师范大学阅卷现场,亲眼见证高考语文试卷批阅的整个过程。与他们一起“挑刺”的,还有来自行风政风监督员中的代表。
记者了解到,除了首次邀请行风政风监督员旁观高考阅卷外,为了确保公平,今年高考试卷的批阅还立了不少新规,包括:阅卷老师不能把移动硬盘等数字移动储存设备带入考场;每篇作文成绩的“诞生”都至少经过3次批改等。
阅卷进程 答题卡评分工作已完成
今年,上海共有1300余名老师参加阅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副主任卢致杰昨日介绍,目前答题卡的评分工作已经完成,小语种、弱视等特殊考生的试卷评阅,也于昨天下午全部结束。
“今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分为网上阅卷、人工阅卷、答题卡、特殊类型考生四大部分。其中,16万张考生答题卡由市教育考试院负责批阅,采取机器不停歇作业以及工作人员换班监督的形式,目前,所有答题卡已经全部批改完毕。”
卢致杰表示,考虑到部分考生可能由于紧张等原因忘带铅笔橡皮,直接用钢笔涂点,考试院特别采取了2次扫描法,“一遍是针对铅笔,选择对炭粉比较敏感的读卡机器;另一遍是针对钢笔,选择对颜色敏感的读卡机器。对于部分2次扫描判定结果不一致的试卷,再进行人工审阅。”
此外,以往考生的答卷中有不少低级错误,尤其是答题“错位”,如数学的19题答到了20题的答题区。往年,在高考结束后,有个别考生会主动告知市教育考试院答题错位的问题,考试院也会立即通知相关阅卷点。对于没有及时自己发现答题错位的考生,考试院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比如负责评阅第14题的老师,必须要同时了解第13题和15题的内容和答案。
据悉,针对盲童、弱视以及小语种等特殊考生,考试院也按至少1∶1的比例派出最优秀的阅卷老师参与评卷,4个盲童、弱视的孩子,更是有14位老师批改他们的高考考卷。
“而对每一张零分试卷和每一道零分考题都会进行逐一比对,确保除了缺考之外没有遗批。另外,考试院还会随机抽取5%—15%的试卷原件,检查成绩登录是否正确。”卢致杰表
示道。
评分原则 语文试题没有“标准答案”
华东师大是今年高考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阅卷点。据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介绍,今年的作文批阅中,每一篇文章都将“过3次堂”,比去年增加一次,另外,语文试题也不会有完全意义的标准答案,只要考生答得有道理,阅卷老师都会为他们争取到最大利益。
周宏表示,今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在培训时就被要求“动之以情”,把面前每一份试卷都当作是自己亲手带教了3年的学生写的,甚至当作自己孩子的作品,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谨慎又客观地给出一个分数。
此外,在流程设计上,一份作文试卷最少由两位老师背对背进行一评二评;然后在经过阅卷组长的三评;前两次评卷中出现分值差异较大的,还要再经过阅卷中心组十多位资深阅卷负责人的四评,最多可以达到“大家举手表决”的五评。
由于语文考试的特殊性,命题老师在设计试题时考虑的答案一般都具有局限性。为此,周宏表示,阅卷老师一旦发现有考生的回答不同于标准答案并且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会突破标准答案,经过评议之后为考生争取分数。
要求严格 300多个环节力争“零误差”
为了登记分数的一次性准确率,各阅卷点都请了专业财会人员出马……卢致杰向参观阅卷的家长介绍说,虽然高考阅卷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但全体评卷人员都明确了这么一个理念———准确率第一。整个阅卷工作有300多个环节,力争零误差。记者了解到,上海高考阅卷的误差率一直控制万分之一以下。
此外,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对于阅卷老师的选拔也是层层把关。
“以前也从媒体上了解过上海阅卷的程序,不过亲自参观和了解之后,我更加放心了。”一位来自闵行区的家长代表告诉记者,从来没有想到高考阅卷工作过程中,有这么严格和科学的程序设计,以及那么用心为考生着想的人性化措施。
相关报道
高校发录取通知书时须告知资助政策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频发各类自然灾害,部分地区群众生活受到影响。市教委昨天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高校在发放今年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发放《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确保没有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根据市教委的通知,各高校在发放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必须一并发放《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相关资助政策介绍,确保当年录取的新生人手一册。
秋季开学后,各高校也要对于来自灾区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对未能按时报到的学生,要了解情况,确保每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家庭受灾学生报到时,各校需安排“绿色通道”予以报到注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要予以特别补助。
《劳动报》 日期:2011年6月16日 版次:4 作者:张贤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