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征 报道
近日,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华师大对外汉语学院一名教汉语写作的教师给大一新生布置了创意作业——写微博,并要求一个月内粉丝数必须破百。教师本人表示,这一作业可以用来考查学生的文字水平,培养他们的新闻意识,帮助他们了解社会现实。
“汉语写作”第一课:微博写作
本学期华东师大开学的时间较晚,校内不少课程直到近日才开出第一课。几天前,一名华东师大学生的微博在网络上被多次转载,内容是:“今天惊闻下一级小学妹开学第一次作业就是写微博,然后看粉丝数能不能破百。很考验孩子们的宣传能力呀。一个人的微博就像是一本杂志,里面装的东西全是博主的品位,很有创意的作业嘛。 ”这条微博很快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议论。
大学生被布置“微博作业”并不是头一回,去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要求全系300多名大二学生“开通微博,学期末考核粉丝数,达到500名算及格,达到2000名算良好,达到3000名算优秀。”不过,在新闻专业以外的院系专业,学生也被要求完成类似作业还是第一次。
布置微博作业的教师是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副院长汤涛,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证实了此事,“这门课的名称是‘汉语写作’,这门课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法,我自己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网络比较熟悉,因此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设计成为‘微博写作’。我们学院有两名教这门课的教师,另一位教师的年龄较大,他的课程设计里目前还没有微博方面的内容。 ”
汤涛说,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汉语写作”课上讲解微博,他上一次给新生上课的时候,微博尚未诞生。在他看来,写作是为现实服务的,传统的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文体,因此在课程内容里面增加一些新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们知道和熟悉微博,可以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微博还是一种新技术、新载体,学生要想和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接轨,不妨尝试学着写微博。
学生惊奇之后普遍接受
在开学第一课上,学生对这样的教法普遍感到很惊奇,不少人课后说,原来大学课堂里的内容这么鲜活!汤涛也表示,根据他在课堂上的简单调查,大部分学生当时还没有开通和使用过微博,不少人甚至连很受青少年欢迎的人人网都没有接触过,“他们以前的时间大部分放在复习迎考上了。这也让我感觉到,上微博课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他们接触和了解现实。 ”从课后的反馈来看,学生在课后均开通了微博,校内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听闻此事后,还纷纷表示很羡慕学弟学妹。
这堂课上,汤涛介绍了五种比较流行的“微博体”: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海底捞体和蓝精灵体,“当然微博的写法远远不止这五种,比如最近又出现了‘hold住体’,教学生这些只是想起到示范作用。没想到我在上课时,就有学生提出,这些体都已经落伍了!因此,我在布置微博作业的时候,明确告诉他们,可以按照这五种体来写,也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写。 ”
汤涛还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一个月内,“粉丝”数必须突破100。 “其实这一要求并不高,他们一个班上就有36个学生,再多关注老师、邻班同学、高中同学,‘破百’并不难。我相信一个月后大家都能完成目标。
《新闻晚报》 日期:2011年9月23日 版次:A2叠07 作者:李征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1-09/23/content_661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