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天天新报》:“北大人,见老人摔倒就去扶”,“校长体”网络迅速走红

2011年10月21日

  日前,针对社会上老人摔倒无人搀扶这一现象,北大副校长对学生所说的一番话开始迅速在网络流传,并被称之为“校长体”,昨日甚至有网民发出“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大学校长体”的感慨。

  八成人不愿扶老人

  是因为怕惹祸上身

  继彭宇案和许云鹤案后,战士扶昏倒老人被指肇事者赔偿3000元、大学生扶老人被判赔偿10万元、广东再现路人扶老人遭诬陷……近来,路人搀扶摔倒老人被反咬一口的事件屡屡被曝光,这让好心去搀扶摔倒老人的人左右为难。摔倒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据北京三高校近日联合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不能去搀扶摔倒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段被称为是北大副校长体的微博近日在网上被传得火热。“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该条微博迅速流传,并被网友认为是北大副校长对此类事件的“给力”回应,网友们纷纷以“霸气”、“牛”作为对这段微博的评论。有网友评论称:“这个才叫做教育,应该作为榜样。”虽然大部分网友都叫好,但也有网友表示,“校长体”的走红虽然反映出人们拒绝冷漠的期望,但同时也反映出行善无保障的尴尬。

  “校长体”走红网络

  各种“撑腰体”涌现

  这句被网友称为“强有力”、“霸气”的“宣言”却立即引起网友共鸣,受到许多网友的追捧,还炮制出各种“撑腰体”。不少网友纷纷跟帖造句,各高校的“校长体”纷纷涌现。

  “人大校长:‘你是人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人大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人大替你赔偿’!”;“北邮校长:‘是北邮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邮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邮替你赔偿’!”

  此后还有网友造了一个微博“校长体”:“你是微博人,看到老人摔倒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你就发微博,网友替你喊冤!” 此后还出现了各个行业的“校长体”。随着网友的“炮制”,“校长体”逐渐演变为各种“撑腰体”。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业的负责人也在微博上用“校长体”表态。其中几名经过新浪实名认证的,网名为郭峰珂兰、麦包包邱玉栋、同行网徐志卫等企业的CEO、总裁等纷纷发微博,用“校长体”为员工撑腰,呼吁员工拒绝冷漠,企业将作为员工热心行为的坚强后盾。

  适当使用网络词汇能调节气氛加强沟通效果

  北大副校长一条微博引发的全民造句,让社会再度看到了互联网为大众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感表达提供的便利。借着一个公共事件、一则广告、一条微博、一部影视作品的出现而产生的鲜活的语言材料,激发了网民表达内心情感的各种诉求。

  近年来,各种网络流行体可谓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记者粗略数数就有咆哮体、淘宝体、TVB体、蓝精灵体、琼瑶体、蜜糖体、校内体、红楼体、知音体、梨花体、银镯体等等不下几十种网络流行体。

  如今,不少大学校长在开学或毕业典礼上,对学生的寄语常会冒出许多让学生倍感亲切的网络词汇,“浮云”、“伤不起”、“凡客体”等都广受学生的欢迎。

  对此,华师大校长俞立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用学生喜欢的语言来沟通交流,可以将自己与学生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是校长看待师生关系的一种态度和理念。“适当地使用网络词汇,可以调节气氛,加强沟通效果,这是值得提倡的。”但俞立中表示,如果身为校长或教师,刻意在讲话中长篇使用网络流行语,却会适得其反,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反而不易得到学生的认可。

  全民网络造句风潮是释放内心的表达欲

  语言学专家蔡菁接受采访时指出,时下,网民们对一个水帖、一个公共事件或是一则广告语的“造句”风潮日渐风靡。这里的造句,指的是一种模板写作,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词、句、篇,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由于本体为人所熟知,仿体发生的变化较易引起人们的阅读期待。

  “这就是为什么网络时代众‘体’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原因。”蔡菁指出,细读那些引起轰动的“X体”原始材料,其内容其实几乎没有信息含量,但却很快会应者云集,“网民趋之若鹜地从自己的情绪出发,把内心的渴望、焦虑、纠结、不满,对号入座地嵌入各种‘体’中,进行再创作,宣泄个人情绪,衍生出了‘婚姻版’、‘加班版’、‘跳槽版’、‘考试版’、‘堵车版’等诸多题材,在网络上热烈传唱。”

  蔡菁认为,网络如同一个巨大的狂欢广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虚拟空间进行着话语狂欢,这就是全民热衷网络造句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从风潮迭起的网民造句背后看到集体诉求的软弱和空泛,它其实反映了网民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的一种无力感和被剥夺感,转而在网络上以一种话语狂欢的方式寻求着被压抑心理的释放,试图缓解焦虑、无聊等情感。”

 

    《天天新报》    日期:2011年10月20日    版次:A04-05    作者:张音 王琳文
    链接:http://www.xwwb.com/paper/html/2011-10/20/content_117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