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东方网:爱我华师大——写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

2011年10月20日

就在半个月前,上海市市长韩正率上海市政府15人代表团访问上海的姐妹城市旧金山,我很荣幸地以美国旧金山市长翻译的身份出席政府晚宴。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特别激动,远在大洋彼岸,能够见到来自家乡的代表团那是何等亲切。席间,当韩正市长得知我也是上海人,并且与他一样同是华东师大校友的时候,韩市长特别嘱咐我说:“要记得回母校看看,要记得回上海,记得回家。”我想我记住了,其实一直也是都记着的。
 
2011年的金秋十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将迎来60周岁的生日。这是一所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大学,与共和国风雨同行,喜乐与共。60年前,华东师范大学在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的基础上,连同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部分系科,成为了新中国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历史上,华东师大的前身大夏大学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而著称。大学成立不久,就吸引了郭沫若、田汉等著名学者来此任教。而当时的光华大学则以爱国、自由为学校之灵魂,包括胡适、徐志摩、钱钟书等中外史上著名知识分子都先后任教于此。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的时候,秉承了其前身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的优良传统,本着“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诸如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积丰等人均为华东师大的著名校友。
 
七年前的秋天,我有幸走进这样一所仰慕已久的大学,有机会用四年的时光亲自去感受她的美丽环境和严谨的学术氛围。记忆中,华东师大的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青青的河畔桃红柳绿;夏天,静静的池塘荷叶连连;秋天,窄窄的小路红叶飞舞;冬天,幽幽的树林松柏青翠。四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从来都没有厌倦过师大的美丽,而让我更加难忘的是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印象中,我们对外汉语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认真严谨,学识渊博。每一堂课都像是一次珍贵的跨越时空的旅行。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当代文学,从中国文化到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学,从语言学到对外汉语教学,从汉英语言对比到翻译学等等,正是通过华师大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世界。华师大的四年,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素质的培养和灵魂的洗礼。我记得华师大的老师教给我们最多的其实还是怎样做人的道理,怎样做一个有文化、有责任的中国人,怎样肩负起对外汉语的神圣使命——向世界传播汉语和汉文化。
 
2006年的时候,华师大跻身国家“985工程”,从此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开始向世界迈进。伴随着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华师大开始和世界众多超一流高等学府展开战略合作,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等等。其中,华师大将和纽约大学合作协办上海纽约大学,这种崭新的合作理念和教育模式很有可能成为中美教育史上一个新的创举。也正是站在母校国际化的平台上,我才有机会在2007的时候跟随华师大首批赴美国迪士尼交流实习代表团来美国学习,又于2009年到美国留学。
 
离开母校三年,自己漂泊海外,可是我对母校的思念却从未停止过,每当自己有些许进步,或文章发表的时候,我总要送一份与母校的老师,与大家分享喜悦,每当自己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我总要想一想我是华师大的,我怎能退缩呢!我深深地感激华师大,因为我知道没有华师大早些年的培养,就不会有我之后学业上的起飞。这些年,无论走在哪里,我一直都为自己曾经是华师大的学生而骄傲,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第一身份始终是华东师大的毕业生,其次才是海外留学生。
 
就在半个月前,上海市市长韩正率上海市政府15人代表团访问上海的姐妹城市旧金山,我很荣幸地以美国旧金山市长翻译的身份出席政府晚宴。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特别激动,远在大洋彼岸,能够见到来自家乡的代表团那是何等亲切。席间,当韩正市长得知我也是上海人,并且与他一样同是华东师大校友的时候,韩市长特别嘱咐我说:“要记得回母校看看,要记得回上海,记得回家。”我想我记住了,其实一直也是都记着的。
 
祝福我的母校,即使身在远方,不能参加隆重的校庆,但是我想我们每一个华师大学生对于母校祝福的心是相通的。祝福所有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及校友节日快乐,祝福母校的明天会更好。
 
东方网   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作者:王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