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天天新报》:“上海空气质量与吸烟无可比性”

2011年10月28日

  新报讯 秋冬是上海污染天气比较多的季节。近日,微博上一则“生活在上海,相当于每天吸了9根烟”的帖子被网友疯狂转发评论。对此,有专家称该检测结果不够严谨。有关部门表示空气质量与吸烟不具备太大可比性。

 

  “被抽烟”微博疯传

 

  近日,一则“生活在上海,相当于每天吸了9根烟”的微博在网上流传,该微博称:“远大中央空调集团董事长张跃随身携带两个空气检测仪器,里面有他去过的城市空气污染记录,如果换算成吸一天该空气相当于一天吸多少支高焦油香烟,那么记录如下:丽江1支、北京21支、广州25支、上海9支、南京9支、长沙13支、成都12支、武汉13支。”按该微博所说,在被检测的城市中,北京市污染最严重,生活在北京相当于每天抽21支烟,在上海则相当于每天抽9支烟。

  记者搜索发现,该条微博的原始作者系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他解释说,按国际惯例“每立方米空气含2万个污染超微颗粒造成的人体伤害,与日吸一支高焦油烟相当。”虽然这条微博发出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但近日还是被网上不少人气颇高的草根微博转载,再次引起网友的疯狂转发。

  “原来我们每天都在‘被抽烟’,还不是一两根,太吓人了!”对于该检测结果,有不少网友表示很震惊。有的网友开始担心空气质量,呼吁大家关注健康。有的网友指出空气污染的根源,纷纷呼吁环保,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来改善环境。

 

  专家称检测数据不科学

 

  这份检测报告是否可信?在微博上,有业内人士质疑把空气污染与吸烟带来的危害性进行比较的合理性。

  华东师范大学气候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有关专业人士表示,空气质量鉴定的采样有严格要求,应该在同一时间同样条件下进行对比,这种随机进行检测的数据是不科学的。该人士分析表示,数据要看机器型号和所测的具体指标,估计其所说的“超微颗粒”是PM值小于2.5的,“有些颗粒物粒径大,看起来灰蒙蒙的,但不一定能进入毛细血管。而粒径越小,越容易进入人体血管”。

  “单纯用污染颗粒物的数量来类比香烟的危害不太严谨。”复旦大学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认为,空气污染的“威力”确实不亚于尼古丁,直径小于1微米的颗粒物,即PM1可直接进入肺泡,而其吸附的有机致癌物、重金属物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全市有9个国家级监测站

 

  “评价城市的空气质量如何,有一套规范的判断指标,和吸烟无多大可比性。”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有关专家昨日对记者表示,颗粒物本身是无毒的,但是它能吸附一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从而影响身体健康,而且确实是粒径越小越容易进入人体。

  “从本周一起,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已在天气预报后面,加入了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内容。”有关专家介绍说,市民如今可通过上海环境网、东方网“我爱环保”微博、12580手机报、移动电视、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随时了解空气质量。上海环境网上,可看到各区县的空气质量日报。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还有本市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可供查询。

  据介绍,上海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自分布于全市的9个国家级自动监测站。全市各区县共有40多个市级自动监测点,反映的是所在区县的空气质量。

 

  

    《天天新报》    日期:2011年10月28日    版次:A23    作者:王琳 王红梅 
    链接:http://www.xwwb.com/paper/html/2011-10/28/content_118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