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国际金融报》:深圳蝉联冠军 上海退居第三

2011年10月27日

  相对于深圳,周健工将苏州、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归为另一类模式:由政府介入扶持的创新体系。他认为,此次长三角区域保持了去年的强劲势头,与此模式的优势密不可分

  10月24日,《福布斯》中文版揭晓了“2011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共有25个城市上榜,深圳、苏州、上海位列三甲。其中,深圳蝉联冠军,长三角城市依然强势,中西部地区仅安徽芜湖与合肥入榜。

  “创新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说,金融危机后,他们更关注中国大陆城市的商业环境和未来发展,“在城市从规模增长到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未来取胜的关键,转型成功的城市竞争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据介绍,《福布斯》中文版此次系根据对2010年全市GDP在436亿元以上的129个中国大陆城市进行的调查,并参考新申请专利数(人均及总量)、科技三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等指标,加权计算出相应城市的创新能力。

 

  深圳  市场导向型区域体系

 

  周健工将深圳称为市场导向型的区域经济体系:“深圳市场化改革开始较早,已经对专利、发明以及品牌意识形成了深刻的认识。”

  据了解,2010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59亿元,增长17.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76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比高达60.1%。2010年末,深圳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34家,专利申请受理量达49430件,增长16.9%,专利授权量达34951件,增长35%。专家预计,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11年底将达到2000亿元。

  “深圳有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企业,比如华为、腾讯,这一点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大陆其他城市都很难企及。”周健工说。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也认为深圳蝉联冠军,得益于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移民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拥有更充分的市场元素。因此,一方面,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相对匮乏的深圳,却能通过引进全国甚至全球人才、嫁接内地及香港高校资源,建立一整套高效的人才机制。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生命力也盘活了企业创新,通过企业研发中心的实践,将科研能力转换为生产力。”

 

  长三角  政府支持型区域体系

 

  相对于深圳,周健工将苏州、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归为另一类模式:由政府介入扶持的创新体系。他认为,此次长三角区域保持了去年的强劲势头,与此模式的优势密不可分。据记者统计,此次长三角地区共有15个城市上榜,其中江苏有11个城市,占领了榜单的“半壁江山”。

  徐长乐认为,不能因为苏州、上海此次排名低于深圳,就断言在政府的激励与干预下成长起来的创新模式劣于深圳的市场主导模式。“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出这样一种政府主导的创新模式,有其成长所需的内生因素。”他认为,一方面,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丰厚,各级政府可以投入巨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当地已经积淀了相当的社会管理经验与先进理念。

  不过,虽然江苏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但其省会城市南京却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进入该榜前25位城市行列。

  “各方面条件较差的西部城市落选尚在意料之中,然而南京也名落孙山,应该说,与指标体系的设置有很大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汝熹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对此,周健工称,该榜是在统计局公开数据基础上,依据了新申请专利数、科技支出等三项指标,南京排名靠后也反映出它在这几方面处于弱势。

  高汝熹向记者指出,创新因素可以归结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南京拥有大量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他们的科研水平相当高,深圳完全无法与之相比;但是他们的技术创新却相对落后,企业活跃程度远不如近邻苏州。”

  据介绍,苏州等地企业应用的许多科研成果及人才来自聚集了50多所高校、6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的南京。坐拥优质的创新人才,却无法将其转化为创新产出急坏了南京。据周健工透露,南京领导层已多次表达了要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的想法。

  徐长乐则认为,这一方面是南京经济发展水平不及周边地区,在政府投入上没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整个创新资源配比不合理,现有的人才所转化的产出并不明显。南京若要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当着力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其实,上海也有第二方面的问题。”他提到南京困境时,也提及上海这次排名下降一位的原因。

 

    《国际金融报》    日期:2011年10月27日    版次:05    作者:史燕君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10/27/content_948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