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东方教育时报》:视频公开课不是“百家讲坛”

2011年11月28日

不点名,不占座,不用考试,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便能听名校教授的课。日前,由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已经正式上线,公众可以免费在网上进行自学。华东师大心理系庞维国教授的“学习心理学”是上海高校中唯一入选的课程,也是被誉为课堂互动最多的课程。
 
“这两天,无论是我认识的还是我不认识的人,看到我都会与我主动打招呼。”因为视频公开课的关系,庞维国俨然成为校园里的“明星教师”,“还有不少网友看了我的课后,写来邮件告诉我他们的感受。”
 
说起“学习心理学”,庞维国说,这门课原本是他为华东师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为了配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录制,他的课在今年5月~6月集中拍摄,加上一些原本就有的视频素材,通过2个月的剪辑、制作、审核后,最终“出炉”。
 
“在录制过程中,教育部特别强调避免把视频公开课拍成‘百家讲坛’,因为这是一门课程,”庞维国说,“因此它应该具备知识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普及性的特点。”为此,庞维国在录制“学习心理学”时,特别注重课堂互动,使之成为20门视频公开课中互动最多的一门课。“精彩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双向积极思考,从而擦出火花。”庞维国坦言,互动性不足是中国大学课堂的一大“顽疾”,“随着视频公开课程的普及,互动性好的课程能让教师以及很多有思想、敢于表达的学生一起走到聚光灯下。”
 
“学习心理学”课程上线后,华东师大的学生会不会不选这门课程了呢?庞维国告诉记者,他的原则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他解释说:“每次开这门课程,我都会加入新内容,绝不会重复。我是研究心理学的,如果学生对课堂内容没有兴趣,何必逼着学生来听课呢?”
 
对于处在初创阶段的中国高校视频公开课,庞维国已经提出建议,希望这些课程每一两年更新拍摄一次,这样才能让课程保持其生命力和持续性。
 
《东方教育时报》    日期:2011年11月23日    版次:3    作者:荀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