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香港文汇报》叶淑兰 :国利延伸:拓海外利益 需里应外合

2011年11月30日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国力迅速增长,海外利益也不断拓展。在此过程中,中国海外利益遭遇破坏的例子时有发生。但有人认为,我们对海外利益的认识仍不足,也缺乏有效的应急和保护机制。 ■叶淑兰 华东师范大学讲师
 
作者简介
 
叶淑兰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讲师。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学士、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近年曾参与数个国家社科基金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参赛文章多次获奖。
 
阿富汗恐袭唤醒保护意识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面临越来越多涉及海外利益的问题。近年,中国海外利益受到侵犯的事件也开始凸显,中国政府已注意此方面的问题,要求加强对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
 
2004年7月,阿富汗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设立涉外安全事务司,专门处理和协调中国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其后,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中国境外人员和机构的安全保护工作,这是保护海外公民利益的问题第一次被政府高层集体讨论。同年8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增强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能力。
 
中国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延伸。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把中国的海外利益具体分成4大方面: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能源供应和海外市场的拓展。
 
国人屡被侵犯 使馆频遭袭击
 
根据有关统计,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已高达5,739万人次;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63万人。海外中国人受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索马里海盗绑架中国人质,西班牙及意大利的中国商人店铺被当地人纵火焚烧等。2009年10月,由英国保险业巨头希思可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得出「10年来中国人遭绑票最多」的结论。
 
另外,中国大使馆近年也屡次遭遇侵袭,例如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受到北约的导弹袭击,2010年,日本、印度孟买等地也发生当地极端分子攻击中国大使馆的事件。
 
欧美日反倾销 出口碰壁
 
据统计,2010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590亿美元。
 
中国产品经常成为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反倾销对象。例如,2010年1月至2月,美国召回通报中有60%以上是中国产品;欧盟消费品预警中有60%以上针对中国产品;日本食品扣留中也有20%以上是中国产品。
 
另外,中国投资的地方很多是政局不太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这令中国海外资产保护面临更多风险。例如,在今年3月爆发的利比亚事件中,中铁、中石油、中建等13家中资公司有多个项目停工,合同金额损失高达188亿美元。
 
能源运输线多处高危区
 
中国在中亚、中东和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铁矿、锰、钾、铜、铝等战略原材料方面。中国海外石油投资项目总数有60%是在政治风险高的国家和地区。天然气等能源物资的运输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有学者指出,一旦该区发生动荡,中国的能源供应将面临危机。
 
现在,中国加强开辟陆上运输线,修建陆上天然气及石油运输管道;然而,一旦管道经过的国家发生动荡,将危及中国的陆上运输线。
 
投资地欠发达 不利维安
 
相比欧美日,中国是海外市场开拓的后来者。因为意识形态和中国企业本身竞争力不足等原因,中国企业很难进入发展较成熟的欧美日市场。因此,中国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那些与中国建立较好政治关系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如苏丹、利比亚、伊朗等。这些国家政局不太稳定,存在战争风险,经济发展水准及卫生条件较差,不利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
 
有专家认为,中国开拓海外市场需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多方面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尽量使用本地人才。此外,中国需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开拓已发展国家市场。
 
概念链接:何谓海外利益?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商品、资本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突破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国家与外界的联系因此日益紧密。
 
国家利益既存在于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也存在于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外。当代国家利益也越来越多地向领土以外延伸,构成该国的「海外利益」,成为一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全球性或地区性大国而言,海外利益尤其显得重要。
 
性质不同 分类有异
 
中国学者苏长和曾把「海外利益」界定为「中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全球联系产生的、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以外存在的、主要以国际合约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国家利益」。
 
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海外利益有许多不同的分类。
 
中国学者张曙光根据海外利益的重要性程度,把国家海外利益划分为核心海外利益、重要海外利益及边缘海外利益3种。
 
从海外利益性质上划分,海外利益又可分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及文化利益等。
 
从海外利益所属的利益主体出发,又可分为海外的国家利益,如一国外交官员的特权与豁免;海外的法人利益,如拥有中国国籍的公司在美国从事经营,拥有美国国籍的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等;海外的公民利益,如一国公民在海外又不受任何人身侵犯的利益。
 
主动「出击」 防患未然
 
有专家指出,国人对中国海外利益的认识不足,这需要中国加强保护和扩展中国海外利益的研究和普及,改变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被动反应模式,积极主动维护各方面的海外利益。同时,中国亦需更多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维护其海外利益的经验,以弥补不足。
 
善用国际合作机制
 
中国需更多开展国际的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沟通与协调,积极维护海外利益。中国需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运用各种国际组织、国际机制的平台与相关国家充分预警潜在冲突,在发生冲突后可有效采用应急机制,迅速处理问题。例如,「上海合作组织」可成为中国维护海外能源利益的重要合作平台,与相关国家商定保护陆上天然气和石油通道的合作机制,防患未然。
 
设专责部门 增军事投放
 
加强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主要需要依靠政府的努力。政府需建立有关的海外利益保护部门,由外交部领衔,各个部门加强协调以配合行动。中国还需要制定一套海外利益的保护程式,完善海外利益保护的协调、预警、应急、服务和磋商机制。政府亦需为海外利益保护提供外交、法律等制度保障,并需尽快强化海外军事的投放能力。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
 
中国海外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要加强海外的利益保护,除政府为企业创造相应的政治、经济及法律条件下,企业本身的能力建设非常重要。目前「走出去」的大多是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及品牌建设等各方面与已发展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都具有很大的劣势。这需要中国企业加强本身的能力,增强创新应变能力、本土化适应能力及核心品牌的打造能力。
 
协调免冲突 与美互促进
 
美国是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利益的全球性国家。中国在扩展自身海外利益的时候,可能有和美国海外利益相互促进的地方,也可能会触碰到美国的海外利益,存在矛盾的地方。有学者认为,这需要中国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尽量避免与美国的海外利益发生冲突,相互协调,通过与美国的合作来实现中国的海外利益。
 
想一想:
 
1. 举出中国的3项海外利益,并举例加以说明。
 
2. 中国现时有哪些保护海外利益的措施?试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3. 分析现时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4. 你认为中国需如何维护海外公民的安全和利益?试举例加以说明。
 
5. 有人说:「中国的海外利益常受侵犯,因为国人在这方面的保护意识不足。」你对此说有何看法?
 
延伸阅读:
 
1. 《中国应选择「共同发展」模式保护发展海外利益》,《文汇报》(上海),2010年10月14日
 
2. 《维护中国海外利益 学者提六提议》,人民网,2010年08月17日 http://world.people.com.cn/GB/12466074.html
 
3. 陈志武:《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为甚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
 
《香港文汇报》   日期:2011年11月30日    版次:A27    作者:叶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