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工作场所学习开辟教育“新疆域”

2011年12月12日

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在终身学习时代,“工作场所学习”日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12月4—7日,第七届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在沪召开。大会以“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工作场所学习与人才发展”为主题。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代表与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健指出,工作场所蕴涵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大量非正式学习、团队学习、基于实践的行动导向学习等,颠覆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与学习理论,将个体与组织的学习和人类社会变革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工作场所学习已成为未来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疆域”。我们要超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重视工作场所学习的理论创新,促进人与社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在发言中表示,“2000年,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已占世界人力资源总量的24%,成为世界上占人力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发展依旧存在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尚需时日。
 
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办。据悉,两年一度的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自199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本届大会是该系列国际会议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45期    日期:2011年12月8日      作者:胡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