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园)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会”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隆重举行。会议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郭又陵主持。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等出席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傅璇琮、陈鼓应、张岂之、方立天、白化文、钟肇鹏、许抗生、陆永品、杨忠、张双棣、邓国光等著名学者。
《子藏》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子藏》总编纂、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中心主任方勇在会上详细说明了《子藏》的编纂情况。据他介绍,“子”这一观念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但对于“子”书的分类标准从来没有统一过。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中心经过长期认真考虑,确定《子藏》的“子”不应该是“经史子集”的“子”,而应该是“诸子百家”的“子”。
率先出版的《子藏·道家部·庄子卷》,标志着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重要进展。《庄子卷》(精装16开、162册)共搜辑中国历代庄子学著作302部(截止于1949年),远远超过严灵峰所辑《庄子集成》系列的172部。
《子藏》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总册数约为16开精装本一千册,预计历时10年,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5000种,并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收录的下限原则上截止到1949年,适量收入今人所辑出土文献资料。
方勇介绍,《子藏》收书的原则既要体现“全”,又要体现“精”。所谓“全”,就是要把所有适合这个工程的书籍全部收录进去。所谓“精”,就是要像《四部丛刊》一样,尽可能选择最好的版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徐蜀介绍了具体的编辑出版规划。傅璇琮、陈鼓应、张岂之、方立天等专家在发言中肯定了《庄子卷》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意义。
《图书馆报》 日期:2011年12月23日 版次:A01 作者: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