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南照,博士,1983—1990年留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1998年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大学“杰出校友”称号。1998—200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高级计划专家”、亚太教育创新发展服务中心主任。2005—2007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中心主任;2006年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会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博导。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国际教育、比较教育、教育政策、教师教育等。在国内外发表著述一百二十多种。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大潮涌动,对外开放国策全面落实。教育科学的春天也已经来到。1983—1989年,我留学纽约州立大学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UNY) 的布法罗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UB),1989年6月获教育学科哲学博士学位,1989—1990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留美期间,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佐治亚大学(阿圣思)、雪城大学(锡拉丘斯)、俄克拉荷马大学(诺曼)做过访问学者。1990年6月归国。1996年获布法罗大学“杰出校友”奖。其后,曾在新泽西州立大学(拉特格斯)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课程,遍访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大学并与同行“名家”深入交谈,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若干侧面有深切的感受和体验。留美的学位学习和访问研究,进一步奠定了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扩大了自己的学术视野,训练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的专业技能,也锤炼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多次访美的经历、与美国朋友的多年交流以及在美国的生活,使我对美国社会、文化和“美国人”的个体本位、民主、务实主义、法治观念和创新精神等也有了较为深切的了解。
本文旨在个人留美经历的基础上,重点以纽约州立大学为实例: 一是说明美国公立高等教育在研究、教学、服务等方面的三大职能;二是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四大特点;三是从中美文化观念比较的视角考查美国此起彼伏的教育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 从纽约州立大学看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纽约州立大学创立于1948年,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公立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在2006年秋季学期达到四十二万多人。实际上,纽约州立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一个“高等教育系统”。它由64所不同类型的“校区”组成,各个分校自成体系,均是一所相对独立的高等学校,并不用我国所谓的“分校”称谓,其中4所为研究型大学: 阿尔巴尼大学、宾汉顿大学、布法罗大学、石溪大学,每所大学学生人数均在1万—3万之间;7所其他可授博士学位的专业大学或学院;13所可授硕士学位的学院;8所技术学院;30所社区学院;2所其他类型的学院。这64所学校遍及纽约州,并致力于由《纽约州教育法》第351条所规定的“纽约州立大学系统”的目标: “通过提高最广泛的入学机会,以一系列的学术性、专业性、职业性高中后教育,为纽约州、美国乃至世界提供正规的和非正规的高质量教育服务”。
正如镌刻在布法罗大学校徽上的三个大字(research, teaching, service)所表明,纽约州立大学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研究、教学、服务。
1. 研究
就那些可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来说,科研是纽约州立大学的首要使命。高等教育是知识、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是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学的使命不只在于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更要探索未知、发现和创造知识并促进新知识的应用,这就是科学研究的职能。
(1) 拥有诺贝尔奖和各种国家大奖获得者
对大学教授和学者来说,研究成果的最权威性认可莫过于“诺贝尔奖”和专业领域的国家大奖了。纽约州立大学吸引了众多顶尖学者和教授,因而在不少领域处于前沿。
纽约州立大学拥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石溪大学的杨振宁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布法罗大学的赫巴特-霍普曼(Herbert Hanptman),198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布鲁克林健康科学中心的罗伯特-劳特伯(Robert Lanterbur),200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纽约州立大学拥有的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国家级大奖的获得者:
● 石溪大学的约翰-密尔纳(John Milnor),获菲尔兹(数学)奖;
● 石溪大学的彼特-凡-纽温惠森(Peter Van Nieuwenhuizen),获迪拉克(物理学)奖;
● 阿尔巴尼大学的李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2003年获麦克阿瑟杰出人才奖;
● 布法罗大学的卡尔-戴尼斯(Car Dennis),2003年获普利策奖(诗歌)。
(2) 建立一批卓越研究中心
纽约州立大学拥有一批卓越研究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这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战略举措息息相关,但它们同时也是面向国际的。因为对科研的投资不只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投资,而且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布法罗大学有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研究所,它与大学体系内的其他机构在生命科学、医学科学领域共同建立了相对优势,使纽约州在生物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纽约把纽约州立大学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因此,政府、企业、大学投入了5000万美元投资于纽约州的“卓越中心”,发展它们与州、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战略性合作,尤其优先发展科学与工程经济。纽约州的6个“卓越中心”有4个设在纽约州立大学。
阿尔巴尼大学的纳米电子学和纳米技术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致力于开发纳米科学、纳米工程、纳米生物科学和纳米经济的学院,AMD公司在阿尔巴尼大学附近建立一个价值32亿美元的电脑芯片制造厂;VL公司宣布将其国际总部和研发、制造、销售业务从英国迁至阿尔巴尼纳米学院和附近的县。纳米电子与技术中心及纳米学院的相关研发项目将为纽约州引进150亿美元的高科技投资,增加五千多个就业机会。
石溪大学的无线和信息技术中心的建设。纽约州拨款5000万美元,占地近11万平方英尺,从联邦政府和企业获得一亿多美元研究资助,另有企业承诺对“中心”的建设投入1.5亿美元资助,“中心”的项目将主要围绕网络技术、软件系统、通信设备三方面开展,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医疗保健、运输、金融和移动商务。
宾汉顿大学的小型系统集成和材料中心,致力于电子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微型电子的研发过程,尤其重视微型电子工业领域中的小型系统设计、开发、样机研究进程和制作所面临的多种问题。“中心”与宾汉顿大学的“电子工程研究中心”、“微型电子制造中心”合作,在医学诊断和治疗、军事和国家安全、柔性显示器和电子产品、电信应用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高技术研究中心。纽约州立大学中的研究型大学还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新技术,又促进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在纽约州的15个“先进技术中心”中,有7个在纽约州立大学,包括: 布法罗大学的生物医学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中心;阿尔弗雷德陶瓷学院的“先进陶瓷技术中心”;挂靠在康奈尔大学的“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宾汉顿大学的集成电子工程中心;石溪大学的医学生物技术中心;石溪大学的传感器高级技术中心;阿尔巴尼大学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技术中心。
(3) 建立战略目标学术研究中心,促进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纽约州立大学有4个这样的中心,通过众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世界一流设施、顶端技术从事有战略意义的前沿研究与研发,它们包括:
● 石溪大学的“生物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
● 布法罗大学的“疾病模型与治疗康复中心”;
● 康奈尔大学的“基因技术与信息中心”;
● 阿尔巴尼大学与润斯利尔工学院合建的“纳米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研发中心”。
● 同时,纽约州立大学也是雪城大学“环境质量体系高技术中心”和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信息技术合作实验室”的合作伙伴。
(4) 出版大量学术成果
数据显示,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研究人员在著作出版和论文发表方面名列全美高校前列。如2003—2005学年,全美高校每个全职教研人员研究论文的引用率,全国高校的平均数为10.8次,公立大学的平均数为8.6次,而纽约州立大学的平均数为17.6次。在每个全职教研人员的年出版物方面,全美国是3.6种,公立学校是3.3种,而纽约州立大学则是5.1种。SUNY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2006.
(5) 舍得在科研上投入资金
无疑,经费是研究与开发的物质保证。纽约州立大学近年来每年吸引八亿九千多万美元的研究资金,用于一万多个研发项目,这些项目不但产生了科学成果和技术发明,而且也为纽约州创造每年一千三百多万美元的税收收入,为全美提供一万八千多个就业机会。在美国,教授出研究成果离不开研究生,而多招研究生就要有项目和研究经费。因此,研究生普遍叫教授为“老板”。
(6) 研究生成为大学研究开发项目的重要力量
我们常常看到,美国大学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是与我国的留美学生或访问学者联名发表的,其中不少甚至是以后者成果为基础的。美国大学普遍设立“助研”(research assistant, RA 或 teaching assistant, TA)作为资助外国研究生的重要途径,正说明研究生在美国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这可说是“一举两得”,对教授来说,借此获益于研究生的服务和智力成果;而研究生则由此获得资助、参与重大前沿研究的机会并获得导师在理论方法上的指导。
2. 教学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如同我国高校一样,研究与教学孰轻孰重在美国高教界也是争议不休的话题。依我个人留美体会,在研究型大学,无疑是研究重于教学,研究成果及其在本领域的影响和专利发明是教授及研究人员晋升的主要依据,也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教学也是所有教授(包括知名教授)的任务和必须完成的工作,很多知名教授甚至为本科生教课,因为他们相信教学不只是一种职责,而且是自己从学生那里获得新思想、新视角和对自己研究成果反馈的重要途径。而在以本科学位为主的四年制学院和社区学院,当然教学成为主要活动。
教学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学生的质量。在纽约州立大学,随着学校研究职能的加强、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学校声誉的提升,对学生特别是入学新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纽约州立大学本科生入学成绩平均分为1142分,比全美平均成绩高出116分。
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最新科学进展。研究生课程、教材都是研究的成果,在教育学领域涵盖了教育的社会学基础、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体现了跨学科性、知识面广,而且及时反映最新科学进展。
为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纽约州立大学许多专业开设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论和质性分析方法等。教授还要求研究生广泛阅读。每次课后,都要留下100页以上的参考研究文献,作为下次上课教学讨论的基础。2~3个学分的一门课,学生经常要在期中和期末各交一篇分析性的课程论文(course paper),既反映对研究文献和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又体现个人的独立分析能力。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则要参加导师的实验室研究,用大量的数据及分析作为课程论文的基础。
期末科目测试,以A、B、C、D四等为标准,相当于优、良、及格、不及格,全学期的成绩又以平均积点(AGP)作为评估结果。
正是这种整日忙于研究性工作和很难靠死记硬背“达标”的测试压力,以及对于能否继续资助的焦虑,使得很多学生(包括中国留学生)常年处于精神紧张之中。如果失去资助,那就将生计无着,继续学业也将陷于困境,其压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记得有一位学生物的学生,在国内时成绩优秀,经中美联合生物学考试选拔到布法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博。有一天夜里哭醒,因为他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导师因他那学期三门课中有两门是C(及格),只有一门是A(优),因此下学期要停掉他的资助。后来,他觉得不堪精神压力,执意要中断学业回国,经过大家反复劝解和鼓励,他才坚持了下来。
美国的研究生学习带给人的精神紧张,比国内“寒窗苦读”的压力还要大,因为不只需要勤奋刻苦的精神,还需要专业的素质和科学的方法,加上有经得住紧张与焦虑的“坚强神经”。有人说美国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位工厂”(degree mill),我体会,其实很多大学是考验智力、意志、精神的“绞脑机”或“绞肉机”。不过,如同唐僧要经历无数劫难方能取得“真经”一样,经过了那种紧张、焦虑、快速阅读、批判思维、英文写作、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等“关口”的磨炼以后,在专业功力与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就能获得回报了。
重教学成绩带来学生毕业率高。纽约州立大学近六年58%的毕业率不仅比全美公立高校的毕业率高出13%,而且与私立高校的毕业率不相上下。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率排名也很靠前,如宾汉顿大学毕业率69%,在全美公立研究型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三。阿尔巴尼大学、石溪大学和布法罗大学也均在全美公立研究型大学中名列前三名,在全美研究型大学中处于上游。纽约州立大学里那些已经取得显著学术成就的教师一直在寻求新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使他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学生提供奖励机制。纽约州立大学有38所分校设有正式的对学生的奖励项目,通过严格的学科任务和与专家学者一对一的交流,为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提供参与式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注重教师教育。长久以来,教师培养就是纽约州立大学的核心任务,现在美国也将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摆在优先位置。学校发挥原有的优势,力图改进,以确保学校培养出来的所有教师都是优秀的,并且能够应对人们对教师越来越高的期望所带来的挑战。学校于2001年提出新的改革措施文件《教师教育行动的新视角》(The New Vis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Action)。每年,美国都要培养近20000名获得资格证书的新教师,而纽约州立大学培养的新教师就占国家需求的25%。同时,在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方面,纽约州立大学也是所有教师教育机构(公立的和私立的)中的佼佼者。《教师教育行动的新视角》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学校一向重视的教师教育: 提高教学内容和实习环节方面的要求来加强学术上的严谨性,以提高学校质量;提供优质的资源,满足纽约州对优秀教师的巨大需求,特别是市区和热门学科方面;运用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巩固发展性评价成果和不断改进的氛围。特别指出一点,《教师教育行动的新视角》所制定的严格标准还远远超过了纽约州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内容难度加大;关注考核小学教师的学科相关性;在实习之前给学生100小时的演练,真正进入实习阶段(75—90天),一半的时间是在教师极度紧缺的地区进行。
创立新的教学环境。SUNYConnect是纽约州立大学的一体化电子资源图书馆,可为全世界的学生和教师提供180万册电子图书,汇集71个图书馆的资源,以及成千上万的电子图片。
SUNYConnect整合了技术最先进的图书馆和信息系统,也借助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来提供一个广阔的、新式的教学环境。它的数字资源库为改善获取和保护学校的数字化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资源库的许多资源都是免费的,也有一些是仅限于纽约州立大学或其个别校区使用的。2005年时,SUNYConnect 可提供四百七十多万篇期刊文献的下载。其中,130万篇文献来自于其下的Elsevier Science Direct 数据库,350篇来自于旗下的Gale Group 数据库。2006年,它增加了上万篇论文全文,这些论文涵盖了营销学和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新的内容。
3. 服务
纽约州立大学以及其他绝大多数大学从不把自己看成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之塔。它是纽约州及各地现实发展和未来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型产品,拓展市场、增加就业机会。
(1) 把科研创新转化为商品和知识产权。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基金会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的208所大学中排名第9位。在科研成果商品化(包括专利、许可证及收费等)方面,一直是工商经济发展的能源发动机,使纽约州经济更具竞争力。
(2) 帮助创造就业机会。正如美国科学基金会的研究表明,每100万美元科研经费可以增加29个就业机会。纽约州立大学的教学、科研为纽约州和全国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
(3) 为纽约州和全国输送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由于科技和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纽约州对这些领域的大学毕业生需求量日益增大。到2010年,纽约州电脑软件工程师将增长90%。因此,通过纽约州立大学和其他大学培养更多科学家、工程师、电脑专家、护理人才已成为纽约州填补人才空缺的有效途径。纽约州立大学已开始在科技、护理、工程等高需求专业上实施扩招政策。
(4)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把社区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和方法。如其他绝大多数大学一样,纽约州立大学鼓励学生通过“社区服务”获得学分,通过“社区服务”了解社会、增长才干,为地区社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5) 培养多类应用型技术人才。纽约州立大学不仅为纽约州和美国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而且通过其社区学院提供大众化的职业教育,培养多类应用型技术人才。
(6) 提供基础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大学的医学科学中心一方面开展医学前沿的科学研究,生产学术成果和尖端医药产品,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所在社区提供基础性的医疗保健服务。我参观过几个社区学院的牙医诊所或医院附近的牙科医疗中心,都有一百多个诊位可供牙科患者同时就诊。在美国大学读书,有方便的、医疗水准也属上流的校医院,还有研究型大学医学院的一流附属医院。在纽约州几十所“分校”的所在地方社区,也还有社区学院提供大众化的、符合州和国家医疗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
(7) 为地方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纽约州立大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为经济发展服务,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纽约州小型企业开发中心”,在全州建立23所以学校为基础的地区中心以及许多分支机构,利用大学、政府、私企资源,与全州25万多家制造业、出口商和技术型小企业直接合作,帮助它们解决技术、管理问题,鼓励个人创业,为纽约州保持和增加了将近十二万个就业机会。
(8) 通过社区学院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劳动力。在纽约州的人才培训和提高就业率方面,纽约州立大学的30所社区学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社区学院招收攻读副学士(又称协士)和学历教育的学生共计16.5万人,其中职业技术教育超过6万人,占36%。在促进纽约州经济发展的规划中,社区学院是位居首位的就业培训机构。社区学院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同时也注重基础的通识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要,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社区学院除学分课程以外,还提供多样化的两万余种非学分课程,其中与工商业相关的科目约五千门,占25%;与职业技能和专业培训相关的计8000门,约占40%。在30所社区学院注册的22.3万名学生中,学习工商课程的约占22%,学习职业技能和专业培训课程的约占35%,其他的则为“转学教育”,升入其他大学完成本科三、四年级的课程以得到学士学位。社区学院还根据企业、公众的需要,开设多种多样的由州政府拨款的“劳动力开发培训课程”,也称“合同课程”,教授电脑技术、管理技能、制造业先进技术和其他应用型技能开发课程,五百多个校企合作培训项目得到了州政府一千二百多万美元拨款,既培养了人才,增加就业机会,也使企业增加了产量和销售量,增加了市场机会,开发了各类新产品新技术,创造了利润。纽约州立大学为纽约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可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服务。 (9) 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它的研究成功转化为新型产品,拓展市场,促进就业。纽约州立大学在注重研究、改进教学的同时,非常注重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推进技术发明的应用推广。
设立“技术转让办公室”,鉴定并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为研究人员的发明开拓市场,建立与产业世界领袖的合作关系,进而推动研究的进展和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
设立“SUNY基金会”,管理学校研究人员的专利申请及专利使用权转让,发布新的发明创造以及由此获得的税收。2006年该基金会就公布了284项新发明,提出了193项专利申请,达成45项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获得33项美国国家专利(基金会专利数共750项)。在此期间,学校因发明专利而得到的知识产权税就达到了1350万美元。
建立梅肯研究所。作为非营利的、公众支持的独立经济智囊团,通过以绩效评价方法为基础的独特评分体系,研究全球范围内从智力到市场的转化过程,研究大学技术转化及商业化的策略。根据该所研究结果,与世界其他大学相比,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基金会位居前列。
成立附属公司,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比如,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一磅塑料中添加一盎司水晶,塑料的强度将增加3000倍。该校研究人员还在研究如何运用木材中的纤维素增加塑料强度。为了促进这类有经济应用价值的成果商品化并走向市场,纽约州立大学创建了一系列附属公司。以大学中有优势的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专利发明为基础,致力于成果的转化、生产和销售,既推动了技术从实验室向市场的转化,为学校和地方经济创造了产值,增加了就业机会,又反过来促进大学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发明创造。
通过这些政策和举措,纽约州立大学已成为“纽约州工商发展的能源发动机”,在创造地方经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产值,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而且对美国乃至世界的知识经济产生了无形的重要影响。
二、 从纽约州立大学看美国高等教育的趋势和特点
1. 大众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从大学适龄人口的入学率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来说,它在国际上都名列前茅。
作为美国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纽约州立大学清楚地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纽约州教育法》规定的纽约州立大学系统的目标就强调“提供最广泛的入学机会”,通过广泛的地域分布和多样化的专业及课程,来满足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学生的需求。由于64个大学与学院遍布纽约州,纽约州立大学可为所有纽约人民打开通向更多机会、更高质量的生活的大门。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纽约州立大学从招生规模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突破40万学生大关,2006学生就达四十二万多人。学生和第一次上大学的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过去五年内,社区学院招生人数增长了15倍。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纽约州立大学向社会提供较低廉的学费,以帮助学生超越社会和经济障碍。纽约州立大学是美国学费最低廉的高等教育系统之一。纽约政府为每位四年制学生已支付了超过60%的教育花费。每年州内学生缴纳4350美元的学费和平均每年1072美元的杂费。
纽约州立大学的社区学院为受地区限制和没有经济能力外出求学的人打开了通向高收入的大门,并增加了学生个人的专业化机会。不但学费较低,而且资助项目多,学校里近80%的全日制学生可获得奖学金、贷款、勤工俭学中的一种至三种资助。
2. 多样化
多样性历来就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学校授予的学位来说,美国的3000所高等学校中,有以授予博士学位以科研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有以授予硕士学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有以授予学士为主的文理学院和其他本科学院;还有以职业技术教育和(大学本科后两年)转学教育为主的社区学院。此外,还有摩托罗拉大学、麦当劳大学这样的企业大学。
从学校职能来说,有正规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有“非正规”的,如以电视和广播为媒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和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兴起的网上大学、虚拟大学等。
从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来说,约三分之一为私立学校,三分之二为公立学校,而私立学校的学生占美国高等学校人数的50%。
在以上多种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之内,每所学校又以专业、课程、学生来源、社区文化的多样性为其特点。这种多样性体现了美国社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特点。
纽约州立大学作为美国最大的公立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体系”(联合体)可以说是美国高等学校多样性的典型,或者说是最好的体现。
(1) 学校类型的多样性
纽约州立大学是美国最大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它主要包括了四种类型的高等学校。
一是大学科研中心,即研究型大学,它们培养的人才、研究的成果支撑着纽约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是医疗科学中心,走在医学院的前沿,为社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是综合性学院,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
四是技术学院,提供大众化的职业教育。
(2) 专业设置的多样性
在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中,纽约州立大学与其他高等学校一样,专业设置由学校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变动自主地决定或调整,无须经州政府批准更不必送联邦教育部“审批”。一个学系之内,又有不同的“专业”(program),同一专业中,还可依据教授的研究专长确定不同的研究方向(concentration)。
(3) 课程的多样性
专业由学校定,课程(科目)和教材则由教授定。美国大学课程与我国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的多样性。纽约州立大学的不同分校,共设有多个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医、法、教育革新,从幼教到殡仪,从海洋到地震,从时装设计到制陶工艺等等,可以说应有尽有。我在布法罗大学研读了不少西方学者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评述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论著,研读了美国学者如斯坦福大学马丁?卡诺埃和其他“左派”学者批判地论述“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是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者”的理论著作,研读了著名拉美学者富莱尔的教育解放论,了解了国际学者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教育的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每学期开学之初,每个学生领到的一种主要材料就是学校各系/科开设的综合课程目录。
(4) 学生来源的多样性
与其他许多大学一样,布法罗大学研究生院的注册学生中,至少一半以上是在职人员,尤其是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工程等专业学院,在职攻读研究生院学位的学生比例更大。因此大部分研究生课程是在晚上或下午。记得上“高等教育管理”类的课程时,班内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本市教育局、中小学或非研究型高等学校在职的行政管理或教学人员,直接从大学本科升上来的很少。年龄从二三十岁到五六十岁都有。学生年龄比教授年龄大的情形多得很。从学生的种族宗教和家庭经济地位来说,纽约州立大学的学生群体也是多样的。一个研究生班中,既有白人,也有黑人、黄种人;既有信基督教的,也有伊斯兰教或无神论的;既有来自中东亿万富翁之家,也有来自最不发达国家或贫民区而合乎多种不同奖学金的学生。而“清一色”的年轻学生在一个班的情况是少有的。
(5) 学校课外活动和学校社区文化的多样性
美国以“多样化社会”自居,大学以倡导多元文化为己任。纽约州立大学每个校区都有自己的校报,广告满天飞,院/系走廊贴着各种讲座、学生社团活动通知,学校与社区共同举办的多种歌唱会、音乐节、艺术展览,这些不只显示了美国大学内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不同思想、学派的包容性。
3. 国际化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它对于全球化时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无疑产生了最为广泛的影响。我想,每个留美的中国学生或学者,最深的共同感受之一就是美国大学的国际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州立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与我国最早开展交流合作的美国高等学校,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大连理工学院设立最早的中外“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就是与布法罗大学联合开设的。2006年2月,纽约州立大学又在中国正式建立办事处,与我国高校的合作正在全面展开之中。
(1) 把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战略目标
纽约州立大学强调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要具备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大批量招收留学生的举措则加强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国际化角色,反映了学校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2) 扩大留学生规模,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
近年来,纽约州立大学留学生人数持续大幅度增加,1998年为9494人,2005年秋季学期达到15477人,来自168个国家。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中,研究型大学招收人数约占58.5%,综合型院校约占16.2%,技术院校占3.2%,社区学院占22.1%。中国留学生人数占第一位,印度占第二位。记得当年我在布法罗大学就读时,这里的中国留学生有三百多人,回国几年之后,就听说已有五六百人之多了。在增收外国留学生的同时,纽约州立大学把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送外国作短期或长期的学习。
(3) 开设双学位课程,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项目
纽约州立大学开设双学位/文凭的专业已有三十多种,就读的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两所大学的学位或证书,双学位的合作大学所在国包括加拿大、中国、俄罗斯、波兰、墨西哥、土耳其、埃及等。
纽约州立大学与我国高校的合作已有二十多年。多所分校在中国设有“中心”和开设课程。如在南京大学建立“国际教育中心”。纽约州大与南京大学已签订多个《谅解备忘录》,双方正在开展在材料科学、城市规划、计算机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科学、语言文化、工程学、工商管理、远距离教学等领域的合作。2007年春,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带领多所美国大学校长访华时,唯一的一个公立大学校长即来自布法罗大学。南京大学还拟成立一所相对独立的“纽约州立大学南京分校”,为纽约和中国的学生提供全日制正规教育和学生互换交流的机会。
(4) 培养学生国际意向
以在“9?11”事件中遇难的纽约总监莱文命名的研究生院,开设科技、管理与工商的跨学科跨文化课程,利用纽约州立大学的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研究中心”与“全球经济发展成果信息集散地”,加强与本州及国外高校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分析工具、跨文化技能和全球视野,使他们学得21世纪所需的成功领导力、管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5) 建立“纽约州立大学国际发展中心”
纽约州立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这种“中心”,作为跨学科的国际化机构从事国际技术支持、培训项目和政策导向的科研活动。它们汇聚了一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技术专家、政府官员和学科领域领导者,通过项目开发、国际会议、学术出版和研究活动等,实施有关政府管理、公众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策等重大领域的国际开发项目,这些项目从美国国际开发署、美洲国家组织、美国新闻署、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美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梅隆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索洛斯基金会等获得上亿美元的活动经费,该“中心”还在海外17个国家建立了分支办事处。
(6) 社区学院的国际化
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签证政策的限制,纽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在国际交流中并不十分活跃。但自21世纪初以来,纽约州立大学的15所社区学院积极发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包括双学位、学术合作、师生互换等,吸引了许多留学生,同时也为本校学生提供出国学习机会,合作伙伴遍及全世界。
4. 创新性
从美国建国时起,创新精神就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民族精神之中。2006年4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题为《回应变化世界的挑战: 为21世纪加强教育》的报告。该《报告》开宗明义的强调: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创新的国家。这是我们生命的遗传基因,与生俱来的领先于时代的对自由的渴望,创新激活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而创新之源则在于教育。”2006年9月,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在历时一年的调查研究以后,发布了旨在规划未来10—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的报告《领导力的检验》,把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卓越、领导的国家能力看成是维系美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凝聚的核心力量。
美国高等教育中体现多样性的三大优势: 一是在向德国柏林/汉堡大学学习而由霍普斯金大学开创的崇尚自由的学术研究的传统;二是南北战争以后由 《赠地法》发展起来的大批农工学院及其后的州立大学的务实、重视经济发展服务的传统;三是在高等学校“三分江山有其一”的社区学院把职业技术教育与转学教育结合起来的传统。很明显,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大优势或模式中,有两种是在美国本土用实际创新的精神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正是依靠这种求变、立异的创新精神,美国高等教育才得以保持活力、与时俱进,在美国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亲身经历,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1) 以“创新”作为办学重点。纽约州立大学把“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新一代自然/社会科学家的工程师、教师”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必须促进创新,使人类的人文、科技、经济持续发展”作为办学战略之一。
(2) 以发现新知识的“独创性”(originality)和技术发明的“创新性”(innovativeness)作为评价研发成果的首要标准。一篇博士论文,只要理论假设有据,研究方法科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独特”的“发现”,即使题目在不少人看来“稀奇古怪”,就有望“通过”答辩。一项技术发明,无论大小,只要有所“创新”,即可申请专利并获得知识产权。
(3) 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创新。
纽约州立大学能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Albany, Binghamton, Buffalo, Stonybrook)、医学科学中心、综合性大学、技术学院、社区学院这样多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有机地纳入同一个大学体系之中,把学术普通教育和应用性的职业教育有机地综合起来,把研究、教学、服务三大职能有机地融入大学的日常工作之中,把副学士(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学历性教育和多种非学历性教育和终身学习综合起来,而且不分“地位”高低、各司其职地有效运作,其本身就不能不说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独创。
(4) 纽约州立大学鼓励甚至要求资深教授、一流学者为本科生授课,讲授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的导师菲利普?阿尔特巴赫(Philip Altbach)可以说是国际闻名的比较教育学者了,但他在大量的科研、研究生教学工作之余,也给本校乃至外校的本科生授课。甚至纽约州立大学的三名获得诺贝尔奖和国家大奖的教授也会给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学生开办讲座。他们给学生的最大帮助当然不是可以从书本和网络上得到的信息和事实性知识,而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解决难题的创新精神。
(5) 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发现直接进行商品化应用,并使研究成果快速、高效地通过工业、商业和教育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成为经济、技术发展的驱动力量。纽约州立大学在校内设立的技术转让机构在大学研究人员和企业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通过创新研究的商品化应用,使大学在产业战略性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纽约州立大学申请和获得的国家专利数、专利转让协议数,公布的新创造发明数以及因专利、发明而获得的知识产权税收都是大学创新能力的证明。
(6) 把大学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看做是创新产业、创新技术的关键因素,不惜重金进行战略性投资。纽约州立大学把对研究、开发及研究队伍的投资作为从一所“好大学”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关键所在。它作为一所州立高等学校,在研究型大学的排名中,虽然赶不上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哥伦比亚等私立名校,但它在大学研究基金会的筹款数目和研究成果商品化方面位居北美、欧洲大学前列,可以说是大学创新的骄人业绩了。
(7) 与纽约州政府、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帝国之州创新计划”。该计划以结果为向导,促进大学与产业合作,使产业产品创新和社会的强大需求转变为大学实践研究、科技发明的强大动力,反过来,大学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商品化又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升了纽约州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由于纽约州是高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科技的集散地,纽约州立大学在21世纪吸引了州政府和产业界投资十多亿美元在阿尔巴尼大学建立了一流的纳米科技中心,在南部医学中心建立了生物技术研究所,可以说是大学科技创新力吸引投资而投资又刺激大学科研创新力的实例。
(8) 建立纽约州立大学/独立学院和大学门户网站(SUNY/CICU Portal),调动和运用州内外教育资源利用网络优势发挥杠杆作用。该门户网站是纽约州立大学与独立学院和大学联合会(代表了一百多所私立、非营利高校)的首次合作,它可以快速链接到175所高校和产业群、新型产业和非营利组织,使校企合作更加简捷,为公司、组织和个人提供多种复杂的搜索能力,如寻找合作伙伴。协议咨询、业务项目、专利申请、学生就业机会等,从而大大加强高校与企业、政府的伙伴关系,挖掘发展潜力,使潜在投资者能“光速”般地及时获得纽约公立、私立大学的丰富智力资源,从而建立纽约州新的竞争优势。
(9) 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创新,不只是知识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创新,而且也是植根于基层(草根)和社区的实践。纽约州立大学30所社区学院的十六万多学生,上万种学分课程和两万余种非学分课程,都是在“需求驱动”基础上根据社会、企业、学生个人的实际需要开发出来的。
人民网 日期:2012年2月13日 作者:周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