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新闻晚报》:二月二理发,祈鸿运当头

2012年02月23日

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模拟老街里,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理发,为孩子祈福龙年好运
晚报 王开诚 现场图片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今年又恰逢龙年,因此今年的“龙抬头”格外受人关注。 “龙抬头”是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

    据田兆元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与龙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代劳动人民认为龙可以控制降雨,福泽大地,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段时间正是农民春耕播种的最佳时机。民间认为,龙与蜈蚣、蚯蚓等动物一样,也会在这个时节阳气回升,从冬眠中醒来,因而形成每年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说法。民谣唱道:“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古人在这一天敬奉龙,祈求风调雨顺。

    “龙抬头”这天有不少民间习俗和说法。例如,有“二月二,剃龙头”一说,认为“龙抬头”当天理发,会让人一整年鸿运当头。这一天的饮食也多以“龙”命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除此之外,民间往往还举行各种活动来纳吉,如舞龙、戴龙尾、开笔等。这一天妇女则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抬头的种种民俗,都体现了中国人对龙的推崇。 ”田兆元教授说,通过修剪头发、吃龙须面等活动,人们希望让自己沾上一些龙的气息和好运,能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也为生活增添乐趣。然而,若是为了图个吉利,过于刻意地做一些如剖腹产生下“龙宝宝”之类的事,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新闻晚报》    日期:2012年2月23日    版次:A1叠08版    作者:俞陶然 实习生 林吉意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2-02/23/content_754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