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余梦
3月2日,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正式发布。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新标准,上海PM2.5的年均值与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是以后努力的目标,实际上,除了PM2.5,根据新标准,二氧化氮、臭氧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是机动车排放等污染源问题有待解决。另外,新标准也出台了铅的浓度限值,这位负责人表示,上海目前对铅的监测还是采用手工监测方法,每个月都会进行数次监测。
上海市环保局曾公布,根据2006-2010年试点监测数据,PM2.5浓度年均值在44-53微克/立方米之间,年际变化趋势为基本持平、略有下降,2010年,PM2.5日均浓度基本处于7-245微克/立方米范围,也就是年均值与新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上海有关环保专家分析指出,PM2.5年均值与公众切身感受关系不大,公众要关注的是日均值 ,以作为日常生活的参考。该人士还指出,目前公众对于PM2.5过于关注,只是因为PM2.5与灰霾等天气的形成密不可分,通过视觉很容易看出,但实际上,上海PM2.5问题并不是很严重,还有很多“潜在”的污染因子更需要人们去关注,比如二氧化氮、臭氧等。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束炯指出,PM2.5的治理,并不纯粹是政府部门的事,全民也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不开或少开私家车等都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
《东方早报》 日期:3月3日 版次:A05 作者: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