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程 姝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这一系列的职位与头衔,为我们勾勒出一位上海学者、一位国际金融学专家,同时也为我们描绘出一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模样。他就是黄泽民教授。
从2003年起,迄今已是黄泽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9个年头了。回顾这9年的履职历程,黄泽民每一年都会向全国政协提交他精心准备的提案。“从关于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的建议,到建议保持适度国际储备规模优化储备结构,再到建议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提议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推动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造提升一线监管水平等等。我的提案更多是关于货币金融方面的。在我的印象中,这些提案都得到了较好的答复。”
作为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经济学方面的著名专家,黄泽民早在2007年就提出“应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在经常项目下用人民币计价清算”。在2009年两会期间,他将此作为提案,建议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年6月国务院就出台跨境贸易用人民币清算的文件。
去年两会期间,黄泽民提出了“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构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一环”的建议。他认为,银行破产的后果不应该再由财政和央行全部承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行破产制度的分担是非常必要的。黄泽民的建议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媒体力量很强大,如果媒体有正确的判断力,我相信我的提案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因为这些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谈到自己的建议提案,黄泽民很有自信。而这种自信来自他多年的一线研究、调研。
多年的金融专业教学经历使得黄泽民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教育很是关心。“现在高校财经专业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很荒诞,盲目崇洋、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误人子弟等绝不是少数现象。现在高校教师基本收入很低,医疗待遇也十分一般。”谈起教育话题,黄泽民对于目前国内的学术环境和广大高校教师的生存环境感到担忧。
9年政协委员的经历,使得黄泽民对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有着自己的思考,“如果希望委员更好地履行责任,那么就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经费以及调查权等条件。”
两会在即,今年黄泽民将就关于发展债券市场、养老金入市、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每一份提案都是他心系国计民生的表现,正如黄泽民所说,“对于我们这样利用业余时间的政协委员,主要是靠责任心和自身的专业优势,奉献绵薄之力。”
《团结报》 日期:2012年3月1日 版次:第一版 作者: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