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城市导报》:委员谈教改:建议取消“三好学生”评选

2012年03月12日


 

  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消息令许多教育界的委员们欣喜。但不少委员表示:投入有了,仍需反思我们的教育还缺什么。

 

  “三好学生”还要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沈鹏,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詹国枢等联名提案:取消三好学生评选。首当其冲的理由便是:少年阶段,人为地分出优劣,不利学生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 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济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很多学生去评“三好学生”,无非是为了考试时加分。她认为,这种不正之风是到了该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随着高考的改革,随着自主招生不断完善,对于学生的选拔应该会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考察。”张济顺委员说,“对于孩子们的激励方式有很多,没有必要统一标准,一刀切,各个学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立奖励机制。高考也没有必要根据是否是三好学生来评选。”
 
  破解幼儿园入学难仍缺“良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刘焱曾提过一个提案,即把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她表示,为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入小学前没有受到最基本的学前教育,最后导致学业失败,“我认为政府应当承担这个责任,把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系统。但我本人并不主张把整个学前三年都纳入义务教育,为什么呢?因为义务教育的意义不光是免费,还是一种强制,对太小的孩子来说,家长还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公办幼儿园难进,民办幼儿园收费又太高,这让不少家长觉得入园实在太难。对此,张济顺委员认为,“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仍需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要有政策扶持。”她表示,现在南京给适龄儿童发放“入学券”,是个不错的办法,如果试行良好,建议在全国推广。
 
  “择校热”矛盾突出
 
  择校的问题是近年来社会上一个热议的话题。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在“政协委员谈推进教育改革”的集体采访中表示,认真研究群众择校的愿望,我认为不是因为上不了学、上不起学的,也不是因为不能就近上学的,而是要求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上更好的学校的问题。
  李东福委员指出,人民群众要求子女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与教育提供不了这种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个矛盾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一些大中城市力图改变这种情况,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李东福委员说,要解决“择校热”,必须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尽快启动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各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到第二项里面,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师资配备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办好每所义务教育的学校,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升学的机会,我想最基本的办法就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市导报》  日期:2012年3月12日    版次:3    作者:刘轶琳 陈晓琪 曹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