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0届“世界水日”,即日起至3月28日,也是第25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纪念活动主题为“水与粮食安全”。就上海而言,虽然过境水量充沛,但仍存在着水质型缺水的问题。上海市用水调配的思路正悄然发生转变,传统的“以需定供”已经不符合环保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资源承受力为首要考虑因素。
对用水大企业采取全程监控
“小姑娘,我喝过的水不要收掉。”上海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阮仁良,看到一个小姑娘正准备收走自己桌上没喝完的半瓶矿泉水,顾不得回答记者的问题,赶紧从小姑娘手里把水“抢”了回来,然后他回过头来,不好意思地对记者笑笑:“我是干这行的,不能浪费水,自己喝过的水一定要带走,已经成习惯了。”
10年间,上海用水量总共增长了13%,但这同时承载了2.5倍的GDP增长,和40%的人口导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严格加强水资源管理,到2020年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1年7月,水利部要求上海市作为试点省市之一,率先开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东方网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了解到,上海将率先试点三条红线严管水资源。阮仁良解释,这三条红线其实是从取水、用水、排水三个方面来管理水资源。
阮仁良介绍,原来城市供水都是“以需定供”,而今后上海将以资源承受能力为首要考虑标准,对主要用水企业采取全程用水监控体系。他举了一个例子:“企业可以根据他自己的产能,每年向我们报告所需用水的计划,分配到每个月的定额,如果使用量超出定额,就将进行惩罚性的收费,用经济杠杆来调节用水量。”他说,这种办法同样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率。
阮仁良表示,同有些省份用水完全市场化不同,上海仍然保留有计划用水办公室,对城市用水一直进行监管,这也是上海可以建立在线计量监控的基础之一。他认为,在线计量监控建立以后,企业用的每一滴水,都可以被相关部门掌握。而对何等规模企业采取这种监控手段,阮仁良坦承这还在研究当中,目前研究的数字是企业年用水量300万吨以上。
华师大教授:上海管理水资源应“精打细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凯则表示,上海在水量、水质、水价等结构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加拿大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他们对水资源的管理,采用了富水穷算的理念,这也提醒我们对水资源要精打细算。”
杨凯还对水价的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曾在大学里做过相应研究,目前大学宿舍用水存在着全免费、全收费和部分补贴三种基本形式,经过调查,采用给予补贴这种收费办法,学生们的用水效率是最高的。”
东方网 日期:2012年3月22日 作者:蒋泽
链接: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2/03/22/1413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