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东方教育时报》:一生的挚爱和执著

2012年04月11日

  他的一生,写满了对科研的执著,写满了对学生的挚爱,写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今年春节前夕,华东师大植物生理学教授瞿伟菁走完了59年的人生历程,永远告别了他钟爱的学生和事业。日前,华东师大举行报告会,缅怀这位在我国植物生理学、资源植物化学和中药资源学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称颂其“绩伟功丰垂德业、掇菁撷华育学子”的风范。

  作为教师,瞿伟菁始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工作,宽严相济,无微不至,对每一名学生都倾注了慈父般的挚爱。从教35年来,每年新生入校、学生献血及寒暑假期间,瞿伟菁都会到宿舍探望学生;每当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或是遇到学业困难,他都会主动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

  来自河南的自费研究生杨现艳,需要每年缴纳1万元的学费。杨现艳在老家借了高利贷来缴付学费,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她整日忧心忡忡。得知这个情况后,瞿伟菁借课题合作的机会,邀请企业捐资设立“生命科学学院快乐助学金”,资助杨现艳和其他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如今有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助学金完成了学业。

  作为领导,瞿伟菁深知青年教师是学院未来的发展力量,每逢新进教师到学院工作,瞿伟菁都会在办公、实验环境及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具体关心,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方向进行指导。

  “瞿伟菁老师在植物资源化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多年来在科研项目的申请上,他总是不断地提携和帮助年轻教师,”李小方老师回忆,“我们学科两名教师曾经在他的帮助下,作为子项目的负责人参与他申请的一项上海市科委的专项重点项目。也是在瞿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植物学科所有植物生理方向的教师全部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级教材《植物生理实验指导》(第三版与第四版)的编写。是他给了每个年轻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

  作为专家,瞿伟菁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科研成果造福于社会。早在20世纪80年代,瞿伟菁就全面负责系里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他曾开展了棉花育苗、栽培和综合利用的研究,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棉花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2年开始,他与延边地区展开了全面技术攻关,课题组先后攻克了蓝莓果汁保鲜、蓝莓酒除酸涩等技术难关,成功开发出蓝莓系列产品。

  自2009年被确诊为癌症以后,瞿伟菁从未向病魔低头,继续研究并完成了重大专项课题“芦笋功能食品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重点项目“崇明果蔬资源废弃物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2009年以来,瞿伟菁指导4位博士、9位硕士顺利毕业,其间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录用)SCI(科技英文)论文8篇、CSCD(中国科学)论文11篇;申请专利1项。

  瞿伟菁的科研助手张雯回忆道:“患病期间,瞿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仍未松懈,组会仍定期进行。化疗刚结束,瞿老师就来参加组会,听取学生的汇报和计划,安排大家下一步的工作。因化疗而没能参加的组会,瞿老师要求我将学生的汇报和计划记录下来并发给他。在他去世的前两天,瞿老师还要求一位研二的同学将下学期的实验计划发给他过目。瞿老师对学生细致的关怀从未停止过,他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东方教育时报》  日期:2012年4月11日    版次:2    作者:荀澄敏

     链接:http://epaper.shedunews.com/jtjy/html/2012-04/11/content_86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