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东方教育时报》头版:每讲一段理论 必附一个例子

2012年05月09日

   

图为谢炜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正装穿着礼仪。 袁 征/摄

 

  什么样的课算效果好、学生爱、质量高呢?在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谢炜老师的课。”

  “如果你是一名古代官员,你父亲偷了羊,你会去揭发吗?”

  “如果你父亲杀了人,你会去揭发吗?”

  在谢炜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上,探讨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为什么杀人与偷窃不一样?”“为什么杀别人与杀自己也不同?”……这样有趣的追问与反问,是谢炜的杀手锏。很多同学笑称,不用出国门,便能领教中国版“哈佛的‘正义’课堂”。

  出国访学带回教学新法

  “学生应该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更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谢炜的教学风格来自她的访问学者经历。2009年,谢炜曾在美国圣奥拉夫学院访问,在课堂上目睹教师要求学生模仿古希腊的街头政治表演,模拟联合国开会商讨各种议题……“美国学生穿着正装,或是扮演古希腊学者,或是扮演平民,形象生动,上课的效果特别好。”谢炜说。

  “我为什么不能把实践模拟的教学方法搬到中国的课堂上来呢?”当时谢炜心中就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所教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要从事公共部门和企业的管理工作,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如果仅靠理论教学,学生如何能灵活地应对政府事务、企业管理中各种危机?”

  回到华东师大后,谢炜便开始尝试实践模拟教学,她将教学聚焦于“公共会议的角色模拟”。“作为未来的管理人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堂课便是如何开会,”谢炜说,“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什么职位该如何表现,都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

  但实践模拟教学一开始并不顺利。上课前谢炜要求学生们身着正装模拟面试情景,“结果二十多位同学,只有7名同学穿了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正装来上课。谢炜只能对学生们从头讲解着装要求。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学生们的意识转变得很快,没过多久就能做到“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

  在课堂中“演绎”现实危机

  “假设农村因拆迁而发生了群体性抗议事件,作为镇长、上级部门、下级办事员、合作方等,该如何面对群众?如何面对媒体?”在一堂实践模拟课上,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就该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作为镇长,首先应该出来向大众说明情况,用公开透明的信息赢得大家信任。”

  “作为办事员,应该搜集各种来自民众的意见,然后交给领导。”

  “作为上级部门,应该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动态,以防出现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当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看法后,谢炜总结说:“这其实是一场公共危机,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注重的是信息公开和及时反馈,此外还应亲临现场向群众解释以及区间隔离个别不满的群众,做好思想工作。”

  “其实类似案例就曾真实地发生在我的工作中,特别感谢谢老师用实践模拟的教学方法,让我明白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谢炜的一位毕业生告诉记者,她在给工厂工人做抽样调查时,引起了群体性抗议事件,“工人们觉得去做问卷的个别人会得到加薪机会,于是这个常态化的举动引起了大部分工人的不满与群体性抗议”。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她立刻想到了谢炜课堂上所教的化解危机的方法,于是她主动走到工人中向大家解说政策,并遵循信息公开、及时反馈等原则,最终顺利化解了这场危机。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谢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行政管理专业研一的周红杏说,“就算是很枯燥的理论课,谢老师上起来都很有趣。因为每讲一段理论,总会有一个例子。”谢炜每天至少阅读10份报纸,并精读《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等报纸,寻找最新的合适案例。“每次上课的案例都尽可能紧扣当下热点。”谢炜说。

  除了时下热门的焦点事件,谢炜还把课堂探讨的目光转向了校园。此外,谢炜还经常鼓励学生把他们的一些合理化建议转达给相关行政部门。

  作为“80后”教师,谢炜与学生走得很近。她不仅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都告诉了学生,还对自己提出了“学生随时可以来办公室探讨任何问题、有短信必复、有邮件24小时内必回”的要求。自2009年以来,谢炜连续3年被毕业生评选为“最优秀的老师”。谢炜说,身为教师,重要的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   话

  时 报 让学生着正装上课,对课堂教学能起到怎样的效果?

  谢 炜 学生们都身着正装,整个教室的氛围就会变得很正式,大家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感觉身临其境,这样就能达到最佳的模拟教学效果。

  

  时 报 实践模拟课中,你所举的案例是否要在课堂上得出解决方案?

  谢 炜 得出方案是必须的。实践模拟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探讨,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了这样的课堂模拟,学生在真正工作后,面对实际问题时才能有条不紊地去解决。

 

  《东方教育时报》  日期:2012年5月9日    版次:1    作者:荀澄敏

     链接:http://epaper.shedunews.com/jtjy/html/2012-05/09/content_88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