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会址纪念馆,以及团中央机关旧址(渔阳里)、龙华革命烈士陵园、陈云故居……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主要活动地,上海有着丰富的党史和革命史遗迹。这些资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分散在各个纪念馆、博物馆或党史研究部门。
党的“二大”通过了我党第一个正式的党章和《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标志着党的创立工作的圆满完成。你知道吗?
“今年是党的‘二大’召开90周年,可对很多党员群众来说,却并不是十分了解‘二大’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代表研究过很多党史资料。他告诉记者,在党的“二大”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等9个决议案。
党的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会址纪念馆,以及团中央机关旧址(渔阳里)、龙华革命烈士陵园、陈云故居……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主要活动地,上海有着丰富的党史和革命史遗迹。“我们党成立初期,上海是中国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市委特别重视对党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形成了一大批有着极高价值的党史学术资源。”童世骏表示,这些资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分散在各个纪念馆、博物馆或党史研究部门。本次党代会上,他领衔提出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整合上海党史资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贡献力量的建议》的提案。
他认为,上海应该利用党的“二大”召开90周年这个契机,整合上海特有的党史文物资源和学术资源,以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效,“不仅是组织大家参观‘二大’旧址,更要通过对相关文史资料的解读和宣传,让更多党员群众领悟到‘二大’的历史意义和内在精神。”
他在提案中建议市委牵头,组织力量对分散在各部门的党史和革命史文物、文献进行梳理、编制目录。同时,借助高校、党校和社科院的科研力量,加强对党史教育和革命史教育的学科支撑和理念引导,并将这些资源作为党员教育和干部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一。
借助上海特有党史资源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他认为还应特别注重科学凝练资政育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化内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中国现代历史的丰富内涵、深刻总结中国革命过程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认真解读老一辈革命者寻求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改造、推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进步的伟大理想,重点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热血激情、勇敢无畏和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大力发扬中国共产党这个由一群先进知识分子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在上海所创立的现代政党所具有的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光荣传统。”
本报记者 刘栋
《文汇报》 日期:2012年5月20日 版次:02 作者: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