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醒道——华东师大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2025年10月28日 卓越学术

  10月25日下午,“醒道——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开幕。本次展览是华东师大美术学院继2019年“风起海上”系列展、2021年“风华海上”校庆展后,学院又一次系统性呈现教师创作成果与教学实力的重要展览,既是对“创作-教学-研究”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成果检阅,也彰显了学院在当代美术领域的探索深度。

  展览汇集了学院老、中、青三代共42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新媒体与影像等多种门类,系统展示了美术学院教师在现当代艺术、新媒体与影像艺术、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美术教育与美育等领域的成果。

  华东师大美术学院自2017年正式成立以来,确立了“以当代美术教育为核心,以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为两翼”办院理念,此次展览亦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展览围绕“醒道”为题,以“创道”“闻道”“参道”“明道”四个价值维度为指引,构建出清晰的观展脉络,旨在引领观众从技艺赏析走向精神共鸣,从形式感知深入内涵领悟,在移步换景间理解“醒道”的意涵,切身感受华东师大美术学院教师们的艺术思考与追求。

华东师大校领导观展并与参展教师现场交流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党委副书记曹友谊,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惠虹参观展览,并与参展教师深入交流。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致辞

  王一川表示,此展览叩击时代精神、追溯文化根脉,既守传统笔墨之正又探科技融合之新,生动诠释“以艺醒道、以道育人”理念。此次是与华东师大美院的馆校合作,是优势互补的深化实践,既丰富城市文化供给,也推动艺术教育社会化。未来将持续支持高校成果推广,让更多优秀作品“走出去”“活起来”,并邀请公众观展感受艺术魅力与文化温度。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致辞

  曹友谊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扎根上海、服务全国。在实践“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人全面成长的维生素。他表示,展览作品彰显了文化自信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高校服务社会文化繁荣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有力回应。他希望学院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魄力,驱动学科发展,期盼老师们创作出更多承载时代精神、彰显中国气派的艺术佳作。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致辞

  丁申阳表示,本次展览呈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科技与人文共振的艺术图景,既是学院多年艺术积淀的集中展示,也是高校艺术教育与城市文化共生共荣的生动实践。他特别指出学院在书法篆刻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协会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与学院继续深化合作,发挥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作用,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文化支撑。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丁设致辞

  丁设表示,本次展览中,教师作品既深耕传统笔墨语言并创造性重构,又敏锐回应新媒体、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彰显高校艺术力量投身文化建设、助推美育的积极作为。面对科技迭代与全球在地经验交织的时代,市美协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协作,搭建创作与学术平台,在展览策划、研讨、育人、公共教育等领域发力,共构上海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致辞

  金江波表示,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作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力量、上海美术教育的核心力量,始终承担着美术教育先行者与艺术探索者的使命,在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与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面对AI时代,他呼吁艺术教育界共同回答时代命题,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上海方案”。

参展艺术家代表、华东师大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主任王曜发言


  王曜表示,作为一名从教三十余年的美院教师,亲历了学院从艺术教育系起步、发展到独立建院的完整历程。他表示,面对时代变革,学院积极构建“人工智能+美术教育”实验室等前沿平台,探索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并始终坚信“创作的核心永远是人”。本次展览系统呈现了教师们“回应现实、承创并举”的艺术探索轨迹,传递出对艺术之道的集体追寻与不懈叩问。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致答谢辞

  张晓凌院长在开幕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学院成立八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学院虽建院时间不长,却在艺术创作、考古、艺术史论、国油版雕、当代艺术探索及书法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在全国形成了独特影响力。从“风起海上”“风华海上”到本次展览,学院清晰展现了精神内涵与创作形态持续“向高级进化”的发展路径。最后,他由衷感谢学校领导、各界同仁和全院师生的支持,并表示将继续为学院的光辉未来保驾护航。

“醒道——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启幕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丁申阳,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丁设,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上海师范大学常务副院长周朝晖,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江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麒,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党委书记卢蓓蓉共同为展览启幕。

展览开幕式合影留念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丁设,上海美协副主席、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教授,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郁镇宇,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朝晖,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毛冬华,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江鹏,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杨奇,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陈屹,原刘海粟美术馆党总支书记鲍薇华,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麒,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党委书记卢蓓蓉、副院长崔树强、党委副书记冯舸,原艺术学院院长周长江、副院长陈心懋,第16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刘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当代艺术批评家朱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尹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洪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学森,原上海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教授翁纪军,中国美协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教授于幸泽,上海大学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琳,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委员、上大美院岩彩工作室主任苗彤,《艺术博物馆》编委、高级编辑、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钱晓鸣,上海美术馆首席策展人项丽苹,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季平,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钟经纬;上海正好美术馆馆长王佑珩,艺术家李昌八,王钦,美术学院退休教师尹呈忠、谭根雄、蔡广斌、赵跃庆、沈也;美术学院院长助理马俊营,书法系主任张索,美术教育系主任毛毅静,雕塑与公共艺术系主任王曜,绘画系主任丁阳;教师朱杰军、顾欣、李婷、王客、陈明园、陆煜玮、吕旗彰、国玲、曹丽平、黄翎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主持。

  开幕式当天,来自全国的20余位专家围绕“AI时代美术与书法学科转型与当代艺术发展战略”展开深度研讨。会议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如何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重塑艺术人才培养范式;如何借技术赋能激活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以及如何以跨学科融合拓展艺术表现的边界。与会嘉宾阵容多元,既包括艺术理论领域的权威学者、活跃的艺术家,也涵盖教育一线的学科带头人及业界策展人与评论家,共同探寻艺术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命题的创新路径。研讨会由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副院长崔树强主持。

  为增进公众对展览的理解,开幕式前,美术学院王客、陈明园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线上专业导览,通过同步讲解为广大观众提供专业的观展引导。

  展览期间,还特别策划了“二十四节气版画拓印”与“锦灰堆扇面”两场公共教育体验活动,将高校美育资源转化为公众可感可触的艺术课堂。欢迎公众关注参与。

“刻印节气印迹四季——二十四节气版画拓印”

“猫蝶执扇繁中有序—锦灰堆扇面”


展览信息



【展览信息】


展览地址: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17展厅(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24日-2025年10月30日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支持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美术学院 文|董莉涵、傅心睿 编辑|万方圆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