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在华东师大引发热烈反响

2025年09月12日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华东师范大学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高瞻远瞩、情真意切,不仅是对全国特岗教师的巨大鼓舞,更是对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勉励,要不负总书记嘱托,坚守育人初心,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梅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教师、关心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多次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此次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和重视。作为师范大学的一员,我们深受感动,也倍受激励。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切实担起教师教育的主责主业,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培养强国之师、研究强教之道”的主力军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持续扎实推动“强师计划”“优师计划”“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教育”等实施,大力支持“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学子像特岗教师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使“好教师”“好教育”在乡村教育一线不断涌现。深入研究阐释和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全体教师以特岗教师为榜样,锤炼高尚师德,提升专业素养,用心用情投身教书育人伟大事业,为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校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第四中学地理教师 李微楠:


  习近平总书记对“特岗计划”20年历程的总结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是对全国特岗教师莫大的激励和鞭策。作为一名在云南乡村从教八年且已转编的特岗教师,我深切体会到教育对乡村孩子的意义。

  初到乡村时,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也曾感到力不从心。但我坚信“乡村教育不该只有课本”,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创办广播站和图书角、带学生走出大山看世界,我见证了孩子们从自卑到自信、从垫底到逆袭的成长,这份幸福与价值无可替代。

  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学生成长,既传授知识,更做他们心灵的守护者和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全部力量。未来,我将继续扎根乡村三尺讲台,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教师的担当,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不懈奋斗!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 王军: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高校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我再次叩问初心:如何在创新发展的时代需求下做一位胜任的教师?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学科专长?我想一是要更加虚心地学习,提升育人能力,注重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要更加大胆地创新,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生态文明、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等重大需求,敢于闯“无人区”和设立“长目标”。未来,我将继续以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耕科研、潜心育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育人融入时代征程中,为教育强国贡献更多地理人的智慧与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黄大年教师团队成员、副院长、教授 程涛:


  作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和实践中,我通过向在校生讲授学院一些毕业生扎根西部的实例,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和实践,润物细无声地传导教育家精神。2020年我有一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有机会留在大城市的情况下,远离家乡,去了云南的一所地区中学任教,她把“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具象化,她的事迹也鼓励了在校生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轨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创自己的广阔事业天地的信心和决心。展望未来,我坚信,在一代代教育人的接续奋斗下,教育强国的目标必将实现!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闫方洁:


  作为一名在高校思政课讲台上耕耘了16年的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更加坚定:要用一生做好“立德树人”这一件无比重大的事。从事思政课教学,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信仰。我始终要求自己,每一次研究都要扎根实践、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每一句讲解都要发自真心。因为唯有自己真信、真懂、真爱,才能把党的创新理论讲进学生心里,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实践温度。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思政课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鲜活的语言、更贴近时代的方式,用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教育,做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路人,培养更多拥护党的领导、传承共产主义信仰的年轻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廉鹏飞: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节重要回信精神后,我倍感振奋,深感总书记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视。回顾过往科研经历,我始终牢记总书记“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科技报国理想,面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需求,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自主研制了“华东师大通用元器件在轨验证平台”,首次实现了华东师大自研卫星载荷的成功发射;并带领团队研制“光华百年”系列星载产品,首次实现了华东师大参研卫星的成功发射。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以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导,以仁爱之心教书育人,聚焦航天集成电路与系统开展科学研究,以星辰大海为征途,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贡献全部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谭红岩:


  “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特岗教师的勉励,也是对我们所有教师的期待。教师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关键队伍,总书记的殷切期待为数智时代如何成为优秀教师提供了指引。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对学生思考能力、好奇心和自主性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今天的教师不仅要“会教”更要“慧教”、不仅要“授鱼”更要“授渔”、不仅“教书”更要“育人”。作为长期从事高校管理的一员,我也深刻感受到责任重大,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期待,为老师们“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创条件、搭平台,始终把学生们的卓越发展放在心间。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党总支书记 夏建国: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这不仅是对特岗教师的希望,也是对全体教师的希望。今年是我留校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正因为在自身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所以踏上工作岗位后也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无论是“四有好老师”,还是“四个引路人”,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教育初心,以学生为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为学生授业解惑,及时回应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其成长为时代新人。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2025级英语专业(优师计划)辅导员 罗燕:


  作为一名优师计划师范生的辅导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教师节重要回信精神,我深感振奋,更觉重任在肩。总书记对“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调,让我深感思想引领工作的光荣与艰巨。我的工作不在讲台,而在学生身边。从思想引导到学业帮扶,从生涯规划到心灵陪伴,我时刻感受着“辅导员”三个字的分量——这不仅是管理,更是用爱与智慧陪伴青春,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第一线。展望未来,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灯塔,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更专注地做好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深入学生社区,创新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日常关怀,用心用情用力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强国建设筑牢人才根基。


华东师范大学2023级英语专业(优师计划)师范生 刘婷:


  作为一名大三年级的优师计划师范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教师节重要指示,我深受鼓舞。回想当初选择英语优师计划,正是因为自己来自县中,渴望为县域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总书记强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从教初心。虽然尚未正式站上讲台,但通过支教实践与教育见习,我深切体会到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我连续三年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组织的“未来教师基础教育县中大调研”,深入走进县中并与孩子们互动,我懂得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启迪者、成长的引路人。展望未来,我将牢记总书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嘱托,努力学习专业本领,练就教学技能,成长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毕业后积极投身家乡基础教育,为促进中西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刘子衿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