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华东师大与康涅狄格大学举办第五届“全球人文社科菁英”交流项目

2025年08月26日 卓越育人

  7月19日至8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第五届“全球人文社科菁英”交流项目举行,项目以“探究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为主题,华东师大23个文理专业的40名优秀本科生赴康涅狄格大学斯托尔斯校区,开启了一场智慧与文化的探索之旅。

  在7月21日上午康涅狄格大学举行的欢迎仪式上,校长Radenka Maric教授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未知,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华东师大带队教师本科生院周珏、王静对康涅狄格大学团队表示衷心感谢,寄语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在跨文化交流中有所收获。

康涅狄格大学举行的欢迎仪式合影

康涅狄格大学校长Radenka Maric教授致欢迎辞


前沿思辨与学科交融:在课堂探索中重构认知


  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社科,精心打造了《从恐惧到自由——AI成为新的全球扫盲领导者》《我们能看见真相吗?视觉文化、知识构建与人工智能》《AI伦理:探索数字世界中的挑战与选择》等一系列融合AI技术与跨学科视角的精品课程,引领同学们在学术前沿的碰撞中不断拓展认知边界。

  十余位专家教授结合学科背景与人工智能,让同学们在AI与人文社科的交叉领域触摸到了学术前沿的脉搏,深化了对智能时代社会、文化与技术的多维理解。Arash Zaghi教授深入剖析了“解放性AI”的潜力,指出其既能打破知识传播的地域与文化壁垒,又面临着知识公平性的伦理挑战;Alexia Smith教授展示了AI工具在考古研究中的创新应用,通过遥感、机器学习等技术为考古探索插上翅膀,刷新了同学们对全球文明联系的理解;John Murphy教授结合现实案例,深挖AI伦理的核心议题,从偏见、隐私到监管机制,厘清技术发展的社会责任边界;Manuela Wagner教授聚焦AI与语言文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指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平衡技术应用与人文素养;Sally Reis教授将AI融入思维训练,通过创新测试探索人机协同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模式……

课堂教学


自主探索与深度交流:在跨文化学术浸润中拓宽视野


  此次项目不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与文化的深度交融。同学们积极投身于各项讨论与互动,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拓宽了视野。

  在课堂内,项目打破了单向知识灌输的传统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每周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需在康大教学系统HuskyCT上完成基于课程内容的任务,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第一周,学生需要根据系统提供的马克·吐温相关材料,撰写关于这位文学巨匠的个人见解。这项任务巧妙地将文学史与前期学习内容串联起来,为下午参观马克·吐温故居和纪念馆的行程做好了充分铺垫,既加深了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理解,也锻炼了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课后学习、参观马克·吐温故居

  在课堂内外,康涅狄格大学的教授们耐心解答学生提问,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良师益友。交流午餐会上,师生就学术研究、未来规划及中美文化差异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这些交流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拓宽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

师生互动讨论


文化浸润与都市行走:一场多元文明的沉浸式体验


  文化体验作为本次交流项目的华彩篇章,为同学们搭建了沉浸式感受多元文化魅力的独特平台。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地参访与城市探索,成为一场深度感知美国艺术精神与社会多元性的生动课堂。

  在耶鲁大学,同学们在校方志愿者的生动讲述中漫步古老校园,聆听一砖一瓦背后的校史轶事,切身感受常春藤盟校的人文积淀与学术氛围。波士顿之行则完美融合名校巡礼与都市探索:在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感受顶尖学府的创新脉搏,穿梭于波士顿的历史街区与滨水空间,收获了一段立体城市记忆。在罗德岛纽波特,师生沿世界闻名的悬崖步道前行,欣赏浩瀚大西洋的壮阔海景,在湛蓝港湾中聆听港口的历史沉浮与名流往事,感受自然奇观与人文叙事交织的震撼。在纽约,参观下东区移民公寓博物馆,通过复原场景和家庭故事,真切触摸到移民时代的艰辛与梦想,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摩根图书馆博物馆,从这些跨越时空的杰作中提升了审美境界与人文素养。

  这段丰富多彩的文化参访,让同学们深切感知了不同文化的厚度与活力,培养了更加开放、包容与敏锐的全球视野。

实地参访


小组展示与结业典礼:学术成果与友谊的双重绽放


  8月2日上午,七个小组围绕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结业成果展示,系统探讨了AI技术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多维度影响。同学们从研究范式、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学科边界拓展及全新伦理与社会思考等多元视角切入,既清晰阐释了AI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创新机遇,也深刻揭示了其伴随而来的复杂伦理困境、价值冲击及对学科基础构成的挑战。汇报集中呈现了同学们对前沿议题的深度研习、批判性思考与创新性研究成果,为理解技术洪流中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学科未来发展提供了富有洞见的思路。

小组汇报展示

  在结业典礼上,康涅狄格大学全球事务部官员Rae Alexander为同学们颁发了结业证书,高度评价了同学们展现出的学术热忱、批判性思维和卓越的研究能力。此次项目不仅深化了华东师大学生对AI技术革新下伦理困境、研究方法变革、学科边界拓展以及人文价值坚守等核心议题的理解,更成功搭建起了中美青年学者间思想碰撞与学术友谊的坚实桥梁。

结营仪式合影留念

  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合作举办的“全球人文社科菁英”交流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成功走过五载。该项目凭借其鲜明的跨学科特色、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为人文社科领域本科生搭建起接触学术前沿、拓展研究方法、增强交叉学科意识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

  近年来,华东师大始终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将国际化深度融合于卓越育人之中,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已与全球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学业发展需求,精心打造了“全球人文社科菁英”“全球科技菁英”“科研素养提升”等一批特色交流项目,拓展本科生的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学习体验。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全校国际交流资源,以优质合作项目支撑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卓越人才。



图文、来源|本科生院、项目团队师生 编辑|张新烨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