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第36期新入职教职工培训,180名新进教职工开启融入师大、践行使命的成长之旅。7月22日上午,培训开班典礼在普陀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人事处处长兼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杜震宇主持活动并介绍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强调入职培训对青年教师融入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吴德芳详细解读了以“教育强国·强师有我”为主线的培训方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李柏教授作为新入职教师代表郑重承诺“将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校训精神,赓续育人传统,勇做教育改革践行者”。

华东师范大学第36期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开班

人事处处长兼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杜震宇主持开班典礼

新入职教职工代表李柏发言
开班典礼上,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美玲教授带领全体新入职教师庄严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铿锵誓言在会场激荡回响,彰显育人初心。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张美玲带领新入职教职工宣誓
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吕长虹在总结讲话中提出殷切期许:一要传承师大红色基因,将冯契、胡焕庸等前辈“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与社会的发展”理想融入血脉;二要深悟教育家精神内涵,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标杆;三要在教育强国征程中追求卓越,以教学科研创新支撑国家战略;四要主动拥抱数字变革,推动教学模式转型。他特别强调“敬畏讲台就是敬畏未来”,勉励新入职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蜕变。

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吕长虹讲话
培训期间,学校发展规划部部长兼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结合领衔研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学术版)及受邀参与相关工作的宝贵经历,解读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重点内容,分享了自己对“教育强国,师大何为”的思考。

学校发展规划部部长兼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作培训报告
本科生院院长吕长虹则以“守正”“创新”“保障”为关键词,讲述了师大卓越育人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了学校AI赋能卓越育人的创新实践,分享了学校为建设卓越育人共同体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

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吕长虹作培训报告
教育学部姚荣教授、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俊升教授、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杨长教授等学校教学科研领域卓越教师代表分别聚焦教师权利与义务、课程思政建设、学科教学策略、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与新入职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教学科研领域卓越教师代表作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除精彩纷呈的专家报告外,多元主体协同、具身体验浸润是本期培训的两大特色。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工会(妇委会)联合开展的“党建领航,同心同行”主题交流,通过介绍部门工作、党团建设情况等,帮助新入职教师多视角了解校情,快速融入学校。保密办、装备处、保卫处等部门从不同角度以例释理,讲解了安全防线构筑要点,帮助新入职教师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专题研讨则将新入职教师之间的交流推向深入,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在点评中指出:“真正的‘大先生’需兼具学术高度与育人温度,既要做知识创新的开拓者,更要做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作专题研讨点评
现场教学环节,新入职教师前往蔡元培、马相伯、黄炎培、陶行知、陈望道故居开展沉浸式教学,在斑驳书稿与历史影像中体悟教育家精神。同时又回望师大先贤,在校内追寻师大前辈学者足迹,通过手稿、野外采样影像等珍贵史料,缅怀育人不倦、勇于创新的冯契、陈吉余等“大先生”,将“以教育强国”的师大基因深植心田。

新入职教师开展现场教学
7月2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梅兵以“求实创造 为人师表——做合格高校教师”为主题作结课报告。她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和理想愿景谈起,向新入职教师系统介绍了学校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重点解读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的发展规划。最后,她以德业双馨的优秀教师与团队事迹激励新入职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知名校友作家格非70周年校庆大会发言“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母校对于我们的最低要求。但在我看来,它同时也是最高要求”,寄语新入职教师坚守教育理想,做合格高校教师。

校党委书记梅兵讲话作结课报告
本期培训紧扣“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师大何为”“教育强国・教师何为”三重命题,通过教育强国战略解读、教育家精神涵育、师大基因传承、教师素养跃升四大模块,为新入职教职工构建系统化成长路径。第二阶段培训将于8月至9月开展,通过教学能力研修与助教实践,助力新入职教师夯实执教根基。

本期培训班合影
图文、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万方圆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