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华东师大战疫讲述㉒|“骤雨打芭蕉,愈见青翠!”

2022年05月20日 疫情防控

  吴春燕,普陀校区河西片区三舍楼长,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专职辅导员。3月21日进驻同普路片区,4月20日转战普陀校内三舍,4月29日换防轮休。今天听她讲述同普路宿舍片区的战疫故事。

吴春燕(左)为学生送餐

  让我讲述同普路宿舍片区的战疫故事,我几番开启又暂停。老实说,连续奋战一线的40天里,有一大半不带喘息的日子,我都不愿再作回忆。我也怕自己有限的选材和浮浅的叙事,挂一漏万,词不尽意。所以,如果有人刚好有耐心能看完以下细碎的拼接,几个小小的故事,姑且就算没有辜负战友们的信任和付出吧。

  3月13日学校开启闭环管理,那一周,我还在家。我给国际学生录播了一堂传统绘画导读课,内容是中国传统山水绘画观看方式——散点透视。确实,谁都未曾预料,在惶恐、勇敢、疲惫、坚持、感动、信念的此消彼长里,上海的此番疫情和各种身份的“我们”为之付出的抗疫努力,已然交织成为一幅长长的图卷。

  寂静长夜,卧游其中,除了抗疫的诸多日常事务工作,师大抗疫、尤其是同普路宿舍片区,也有好些随处散落的“封景”,借由讲述战役的机会邀请大家一起观看:


“60+”的宿管阿姨笑看风云——“吃过苦的人吧,更愿意乐观”


  同普路是最晚拥有驻楼辅导员的片区,3月21日以前,宿管科卞丽老师带领的一支“六六大顺”的队伍,一共6位阿姨师傅,平均年龄60+,当我们驻扎片区时,他们已经做好了抗疫的人员分配和数据汇总工作。

  “60+”们一直坚持三餐配送、物资分发、垃圾清运、环境消杀等日常抗疫事务,即便片区出现异常,工作量猛增。干活时膝盖砸地走路一瘸一拐的、高血压短暂断了药的、犯了肩周炎痛风病的、疲惫至极瘫坐树下……他们也总是轻描淡写一笑而过。

  “空降”在没有一个熟人的片区里,我每天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吃盒饭,听他们数说家常、回忆过往,成了我抗疫工作中的温馨一刻。

  没有合适的人员轮替,他们只能在同普片区从始至终,在出现检测异常之后,片区的博士生们也逐渐知其甘苦,不仅饭盒规整码齐、空瓶踩扁再扔,还应运而生了环境美化的志愿者,主动分担保洁师傅清扫片区落叶的日常工作等。

首日上岗清扫片区满地落叶的志愿者和卞丽阿姨的相互告白

  卞阿姨说,他们这一辈,哪个不是嚼着苦过来的。在同普路宿舍片区,她也是从保洁阿姨干起,后来才做上了管理员,眼下正是需要熟悉片区情况的人驻守的时候,不能临阵脱逃。领导对他们很关照,所以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让学校为难。

  阿姨说,吃过苦的人更容易尝得到甜头,比起成天苦哈哈的,乐观面对干活儿才有劲儿啊!

消杀结束的宿管师傅


“40+”的片区长诚恳关照—“正当需求,哪怕是一个人的,我也会帮忙解决”


  在同普路“7+7“政策前七天足不出宿舍封控阶段的尾声,片区大家长王志老师从中北校区转战同普路片区。随之而来的还有他的态度——把原先的层长群扩展为片区所有学生群,给所有同学反馈建议和反映意见的通道。

  片区大群扩容的头三天里,博士们就充分感受到了400余位看起来都安安静静的个体的差异性。

  王志老师几次深夜阅读学生留言,因为需求建议类目众多,甚至需要亲自写一页word文档来逐项回复。即便如此,他还是建议所有同学有合理需求一定及时提出——

  “正当需求,哪怕是一个人的,我也会帮忙解决”。

  每天的饭点时间,他都会在后勤办公室等大家来反馈具体问题。但是习惯了敲打键盘的同学们并不好意思直接面谈,甚至有人觉得面谈的结局就是需求被要求克服。

  直到在解决同学们关注的网络问题上,因为没有同学来告知具体的网络问题,王志老师发布了一次问卷调研,还发起了两次会议:一次邀请信息办的老师参会分析问题、一次邀请中国移动的客户经理针对问题做出解释和可能实行的方案。

  同学们看到了学校、片区所有老师们的真诚和决心,片区学生的大群里,渐次有了更多支持老师工作的声音。

为不聚集、快速发放学生订购物资,片区教师分工合作打包装袋,图为王志老师标注物主姓名

  此外,也正由于学生们的众多发言容易导致重要通知被覆盖,所以在大群之外,学生们又自发地衍生出各种运动交友等小群,被限制了线下社交的同学们,在线上逐渐跟片区内的同学们熟络起来。

  此后,不论是B班的黄曦老师,还是后来的俞虹、徐世猛老师(与俞虹老师、徐世猛搭班的日子常常要穿大白,照片都没拍到就转战三舍了),无一不在这个片区大群里“察言观色”,及时回复跟进,在与他们搭班工作的时候,我也从每位领导身上都汲取了多样化的工作的经验和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方法。

  同学们甚至通过片区长不同的回复风格,还分析起片区长们的风格来——他们啊,虽然确有各自的行事风格,但都是直面学生的需求,诚恳地解决问题。

  故而收获了各自的拥趸者一堆。

刚卸下大白,为核酸异常情况楼宇送餐归来的片区长黄曦老师


“20+”理想青年的热情慷慨——给我们点阳光,我们就能灿烂


  大多数人刻板印象里的博士,都是理性克制的形象,而这次疫情或许也激发了他们青春的活力。

  在最严格的封控阶段,因为公共水房的关闭将导致学生次日即断冷热水,而通过片区长和国资处吴鹰老师紧急筹措,片区学生一觉醒来,还没察觉到断水,就收到了华东师大资产公司捐赠的水,校友捐赠的物资也陆续抵达。

  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博士们终于从矜持礼貌到显见地被捂热了,他们发起了朋友圈感恩所有的物资捐赠,也自勉要做有为青年将来回馈母校。

  这个片区里,慷慨暖心的事情随处感知——仅仅我本人,因为在维持核酸秩序时清嗓子,隔天就收到了学生递来的甘草片;因为被发现上火长了痘痘,又收到了祛痘凝胶;因为只准备了20天的生活物资,后期从帽子短袖袜子到护肤品衣架等都收到了学生的接济;甚至,有人还把短暂相识的我写进了博士论文致谢里。

  此外,因为有幸和两位可爱的roommate(如妹)住在一起,我真切地感知着年轻人们最真实的想法,浸染着她们赋予我的活力,也蒙受着她们的照顾。


同普路的博士有多可爱呢?


  有一天,片区深夜接到全员核酸的通知,开始时间定在8点以前。因为怕学生错过群通知,也怕惹了这群夜猫子的“起床气”,我用俏皮的口气为每一幢楼录制了喊楼语录:

  元气满满的小仙女、活力十足的王子、深藏不露也会被抓的漏网之鱼……

  我看着下楼脚步欢快的博士们、边排队边猜测下一幢楼会怎么称呼的博士们、害羞挠头说自己几十年来第一次被叫“王子”的博士们,心中实在忍俊不禁。

  这些博士们啊,好像一点小小的阳光,就可以令他们灿烂起来。


扪心自问的我——抗疫对于青年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同普路片区的驻楼辅导员和600余名学生的辅导员身份之间,是我每天耗尽体力却仍觉得很多事情来不及做的亏欠之心。抗疫显然不单是配合政策、确保核酸抗原不遗漏、确保片区疫情及时有效得到遏制、解决由封控引起的一系列生活问题。

  在我讲述中,这些都因为是规定事项,所以被略过了。

换防时,三舍楼层长们为我送别

  每当我看到自己带的准毕学生们因为防疫政策带来的切实影响的时候,看到紧急状态下即使是合理需求也没有办法得到及时满足的时候,看到学生已然受到学校的保护却仍然跃跃欲试想要突破管理限制的时候……每一个冲突无法调和的这种时候,都令我感到痛苦。

  而痛苦的绝佳之处,是促进思考,我很想知道: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这场突如其来封控在校的抗疫,究竟意味这什么?

  4月22日,我在三舍处理完一起紧急送医事件后回到宿舍短暂放空、我带的硕士学生感染新冠独自感受方舱的喧扰、我带的本科学生如愿考研成功但也正为宿舍矛盾愤愤不已、学期课程中的一位学生恋爱顺利正在宿舍里拍照纪念。

  我们四人,怀着各自的心事和期待,在那个夜晚共享着“生日”,相互打气和祝福。

  假如有人记录叠转这四幅场景的话,呈现效果虽算不得精彩,但意蕴一定耐看充盈,因这里就有跌宕起伏、也有求而不得、还有苦中作乐,而这些就跟我们历经的疫情种种一样,叫做人生百态。

  在尚未解封之前,我并不准备跟学生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封控前,为自己的学生举办线上演唱会,甚至吸引来杭师大、交大同在封控中的学生歌友

  这幅师大抗疫的长卷里,60+的长辈们感染着我积极乐观、40+的前辈们躬身带我温柔坚守、20+的同学们给予我本真的动力和莫大的支持。

  作为比青年再大一点的青年,我已经可以回答自己——

  于我而言,抗疫意味着对生活的接受,对混乱的预判、对秩序的信任、对温情的坚定,对自我耐受度的调试。

  大约是换防回家的前两天,有个三舍的姑娘来加我的微信,她的签名是“和光同尘”(出自《老子》)。加她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她,这也是我长久以来的座右铭。看到了吗?多么好的师大青年啊!

  思绪徐步至此,闻听窗外虫鸣,哦,夏天来了,那就对所有的师大青年和自己即将毕业的同学们送一句点睛清心的“画”吧——骤雨打芭蕉,愈见青翠!



文|吴春燕 图|由讲述者提供 来源|普陀校区同普路住宿区 编辑|吴卓佳 吴潇岚 编审|郭文君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