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华东师大最新科技成果速递

2022年05月08日 学术卓越


  2022年的春天,华东师大的科研团队都在忙什么?近期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又取得哪些重要进展?小编整理了今年2月-4月部分科研成果,一起来看吧~


1、荆杰泰教授课题组实现全光量子纠缠交换


  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荆杰泰教授课题组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全光量子纠缠交换协议。

《物理评论快报》刊登荆杰泰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

全光量子纠缠交换协议示意图

  在连续变量领域,实现量子纠缠交换需要采用基于光电和电光转换的贝尔态测量,这极大限制了量子纠缠交换在构建宽带量子网络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荆杰泰教授课题组提出并实验实现了一种无测量的全光量子纠缠交换协议。在该协议中,基于四波混频过程的低噪声光学参量放大器通过对输入态的高增益放大,避免了使用光电和电光转换,从而无测量地实现了传统方案中贝尔态测量的功能。该工作为实现量子纠缠交换提供了一种全光学模式,并为构建无测量的全光宽带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

  2月11日,这项研究成果以 All-Optical Entanglement Swapping 为题发表于国际物理学重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128, 060503 (2022)),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课题组刘胜帅研究员为第一作者,荆杰泰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2、曾和平教授团队在中红外单光子成像取得进展


  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和平教授团队在红外灵敏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基于啁啾极化晶体的上转换广角成像新方法,实现了宽视场、超灵敏、高帧频的中红外光子成像,可为分子光谱、天文观测、环境遥感及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2月28日,相关成果以题为 Wide-field mid-infrared single-photon upconversion imaging 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华东师大为论文的完成单位,曾和平教授和黄坤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自然》子刊刊登曾和平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

宽视场中红外上转换成像原理图和装置图

  曾和平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啁啾准相位匹配的上转换广角成像技术,利用啁啾极化铌酸锂晶体(CPLN)实现了不同角度入射信号的自适应相位匹配,获得的接收角较传统方案提升了至少1个量级。同时,该团队结合同步脉冲泵浦技术与窄带高效滤波技术有效压制背景噪声,获得了1光子/脉冲极低照度下单光子水平的中红外大视场成像。

  进一步地,研究人员利用该中红外成像系统实现了校园卡内部结构的实时扫描检测,清晰识别了卡片芯片与金属线圈。该成像技术有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检测、材料无损探伤等领域。


3、《细胞》封面发文:破解局部热疗减脂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领域获重要突破,该团队发现,人类的米色脂肪(Beige fat)通过局部热疗激活产热,可大大减轻肥胖症状并改善代谢紊乱。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杂志3月4日在线刊发这一成果,并选为封面文章。

《细胞》3月4日上线马欣然、徐凌燕课题组成果

Cell 封面图:局部热疗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代谢健康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课题组马欣然、徐凌燕研究员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代谢病遗传学课题组胡承教授,以及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质纳米材料课题组张强研究员的这项联合研究发现:除寒冷刺激,米色脂肪可通过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factor1,HSF1)感应局部温和热效应并激活产热,能安全有效地抵抗和治疗肥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质沉积等代谢紊乱问题。

  此外,团队首次在基因组层面发现HSF1-A2B1转录轴,进一步完善了HSF1代谢调控网络。经过对万余人的临床研究后,团队明确了HSF1与代谢性状的关联性,从而为干预肥胖提供了新靶标和新策略。


4、金鑫教授团队发现大脑计时神经机制


  大脑如何跟踪并记录时间的奥秘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根本性问题,而我们对其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知之甚少。特别是计时的行为学机制,以及介导计时的大脑环路和神经计算机制更有待阐明。

  金鑫教授团队通过结合对小鼠的行为分析、体内电生理学、遗传和光遗传学工具,该团队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大脑感觉运动机制,这种机制被动物运用来准确地跟踪时间和控制行为。有趣的是,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利用等待期间自身压杆行为产生的听觉反馈,经由高级听觉皮层处理,以准确地计时。

大脑基于整合自身感觉运动信息用于计时的神经模型

  金鑫教授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大脑计时神经模型,并且提出等待过程中动物自身的感觉运动信息对计时至关重要。大脑通过监控并累积动物自身的感觉运动信息,储存在工作记忆中,并与之前学习经验形成的长时程记忆相比较,以实现准确地在线计时与行为控制。在这个新的框架下,金鑫教授团队接下来的工作将进一步解析大脑计时的其它神经环路及其计算。

  此项工作以“Secondary auditory cortex mediates a sensorimotor mechanism for action timing ” 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生物学》(Nature Neuroscience)上。该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金鑫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5、殷东敏团队发现嗅觉调控的外周靶点


  嗅觉作为基本感觉之一,对于物种生存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嗅觉障碍是多种疾病(如神经精神性疾病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嗅觉系统由鼻腔嗅粘膜(外周嗅觉系统)、嗅球、嗅觉中枢三部分组成,气味分子被鼻腔嗅粘膜的嗅觉神经元特异性识别后,将信号传递到嗅球-嗅觉信息传导的中转站,嗅球进一步处理嗅觉信息后,再传递给嗅觉中枢—大脑的嗅皮层。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嗅觉调控相关神经环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嗅觉调控的外周靶点还知之甚少。

《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殷东敏研究团队发现

  精神分裂症病人经常伴随着多巴胺的过度释放和嗅觉障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DRD2可能产生焦虑、抑郁或肥胖等副作用。研究结果提示,靶向抑制鼻腔DRD2可能有助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嗅觉障碍。课题组目前已经递交了相关发明专利,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步审查。

  研究结果阐明了鼻腔中的多巴胺D2受体可作为嗅觉调控的外周靶点。上述工作以Olfactory regulation by dopamine and DRD2 receptor in the nose为题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华东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为该论文的共同完成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周海倩、浙江大学王平教授课题组博士后庄柳静、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包红强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殷东敏研究员为最后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6、斯幸峰团队在岛屿生物地理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3月11日,国际著名期刊Ecology Letters在线发表了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斯幸峰团队题为“Phylogenetic and functional clustering illustrate the roles of adaptive radiation and dispersal filtering in jointly shaping late-Quaternary mammal assemblages on oceanic islands”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提出了全球尺度的岛屿群落结构理论框架,发现进化学过程导致海洋岛屿动物群落聚集的构建机制,从群落结构层面拓展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Ecology Letters 发表斯幸峰团队研究成果

  本研究利用物种的功能性状和谱系关系估计物种的生态差异,结合生态学和进化学过程提出的岛屿群落结构理论框架为探究岛屿群落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因此从生物多样性的群落结构层面进一步拓展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丰富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的模型体系,为寻找岛屿群落结构的普适性规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7、刘东艳团队重建野火与海洋浮游植物的百年变化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年来大众热议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地球生物有怎样的关联?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东艳及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以 "Wildfires enhance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in tropical oceans" 为题的研究论文,为学界理解海洋浮游植物演变规律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增加了新认知。

  刘东艳研究团队通过与澳大利亚科学家及复旦大学陈颖军研究团队的合作,在野火高发的澳大利亚西北Kimberley海岸采集了大量的海洋沉积物样品,建立了指示野火信号的黑炭化学指标。他们利用古生态学技术、遥感反演与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建了百年来澳大利亚西北部海岸带火灾历史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关系。

浮游植物生物量与野火燃烧物黑炭在不同气候模态下的响应关系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1980年到2018年期间野火天气指数持续延长,野火燃烧物质黑炭可以通过大气与河流输入,进入海洋埋藏在沉积物中,成为指示野火强度的指标。

  该研究从气候模态变化的角度,在十年际的尺度上指出升温次生环境效应对浮游植物演变影响的重要性。尽管陆地野火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仍不完全清楚,但研究结果对科学家进一步利用全球模式去模拟预测浮游植物在未来气候变暖下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8、青年科学家激光结构色打印国宝《千里江山图》


  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研究员朱晓龙博士在超高分辨激光结构色打印及全息成像领域获突破。

  该工作通过构筑具有临界耦合共振效应的光学薄膜微腔,利用脉冲激光打破体系临界耦合状态下的对称性来生成光学超表面结构,发现在临界耦合点附近,由外场微扰产生的结构相变可使入射光的振幅和相位等产生剧烈变化,实现了光场的大范围调控。该工作对超高速、超高分辨激光打印结构色和全息成像及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朱晓龙研究员的成果以 "Resonant laser printing of optical metasurface" 为题发表在纳米领域重要期刊Nano Letters。华东师大为第一单位,合作单位包括丹麦科技大学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

Nano Letters 刊发朱晓龙研究员的成果

纳米厚度的《千里江山图》(局部)激光结构色打印图,4cmX4cm,分辨率超过了100000dpi(每英寸点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激光彩色打印分辨率。(原作藏于故宫博物院,作者:北宋 王希孟)

  本项研究 "Resonant laser printing of optical metasurface" 的突破在于,通过构筑具有临界耦合共振效应的铝-二氧化钛光学薄膜微腔,利用仅相当于头发丝五百分之一的厚度(约200纳米)的薄膜堆栈制备实现结构色基材模板,相当于“画布”。通过调节上层5到10纳米的金膜厚度来实现不同的结构颜色,这里使用的金膜就相当于结构色的“颜料”,最薄的地方大概只有10个金原子层的厚度。基于薄膜的微腔结构适用于材料的大面积、低成本制备,不依赖任何微纳制造工艺,实现了基材规模化制造。

  研究中,朱晓龙通过频率在相同的临界耦合共振频率的脉冲激光的作用,通过打破临界耦合状态下的对称性,通过调节施加的脉冲激光的能量来生成不同的表面结构及相应的结构色。这种利用共振效应的激光彩色打印方法具有超高速、低功耗和超高的分辨率的特点。激光打印生成的表面结构细微至100纳米尺度,产生的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结构色的分辨率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分辨率超过了100000dpi(每英寸点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激光彩色打印分辨率。


9、周晓林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ognitio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不断做出各种“选择”(choice)。相对于强制选择(forced choice),即基于外部意志做出的决策,自主选择(voluntary choice)是基于自身意志做出的决策。自主选择是一种基本心理需要。人们通过实施自主选择来表达意志、影响外界、获取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如果长期选择受限,则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抑郁等。

  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后罗霄骁,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研究员王立卉,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周晓林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人们能够通过自主选择增强控制信念,提高后续认知任务的表现,即使该选择与后续任务无直接关联。更重要的是,该研究发现,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的选择有所作用时,这种促进效应才会体现出来;反之,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意义,这种促进效应就会消失,这在行为层面模拟了“习得性无助”。

  该研究揭示了人类意志的心理效应及其边界——人们通过自主选择来表达自身意志,并从中获益,但这种获益也会受到限制:个体需要相信自身意志确实能够对外界产生影响(如相信自己能够控制选择的结果),只有在持有这种“控制信念”时,才能从自主选择中获益。相关研究成果3月30日以“Belief in control: Voluntary choice enhances subsequent task performance under undefeated choice-outcome caus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Cognition


10、陈小勇团队揭示隐存种对昆虫沃尔巴克氏菌侵染格局的影响


  沃尔巴克氏菌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内共生性细菌,可对宿主的存活率、性比等重要生活史特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被认为是驱动无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部分沃尔巴克氏菌菌株类型可有效阻止登革热病毒、扎卡病毒等虫媒传播的病原体感染昆虫,有效切断这些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疾病的传染途径。

  陈小勇团队前期在Journal of Pest Science上发表模型模拟沃尔巴克氏菌对节肢动物的感染规律,解释了生育率对利用沃尔巴克氏菌控制蚊虫成功率的影响。尽管理论预测沃尔巴克氏菌可侵染所有的昆虫宿主,但是自然界昆虫种群中鲜有这样的案例,造成理论预测与实际观测差异的原因仍不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陈小勇团队以薜荔榕小蜂(Wiebesia pumilae)中的沃尔巴克氏菌为研究对象,采集我国境内40处地点共388头薜荔榕小蜂样品,采用基因测序技术鉴别小蜂隐存种(具有相似形态特征但遗传分化已达到物种间差异的不同类群个体)并筛查样品中沃尔巴克氏菌的侵染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薜荔榕小蜂中共有三种隐存种,沃尔巴克氏菌仅侵染了一种隐存种,且侵染率高达100%,而在其他两种隐存种中均未发现侵染迹象,即便在不同隐存种共存的地点中也是如此。因此,隐存种的存在限制了沃尔巴克氏菌在薜荔榕小蜂中的传播,这可能是由于隐存种间的生殖隔离以及不同隐存种的生长周期存在差异。

  相关研究成果3月31日以“Presence of cryptic species in host insects forms a hierarchical Wolbachia infection pattern”为题在线发表于昆虫学著名期刊Entomologia Generalis


11、李春霞副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Cerebral Cortex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最近的遗传学研究揭示了大量与精神疾病相关的风险基因,其中许多风险基因编码的都是对突触发育、功能和可塑性至关重要的突触后蛋白。然而,尽管大规模的遗传学研究表明突触功能障碍是神经发育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潜在的共同病理机制,但许多关键突触蛋白的体内功能仍未被很好地了解,从而阻碍了这些疾病病理机制的阐明。

  SAPAP4就是其中的一种突触蛋白,目前在一些神经发育和精神疾病包括自闭症、双相情感障碍、小脑共济失调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中被发现其表达水平有改变,然而,SAPAP4在大脑中的确切功能仍然知之甚少。

  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春霞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团队提供了SAPAP4在突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证据,发现了SAPAP4功能障碍与躁狂症等多动性精神障碍间的潜在关联,为理解多动性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4月3日以“Sapap4 deficiency leads to postsynaptic defects and abnormal behaviors relevant to hyperkinetic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 in mice”为题在线发表于在国际权威期刊Cerebral Cortex

  这项研究提供了SAPAP4在突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证据,并表明SAPAP4在调节与多动性神经精神障碍行为表型相关的回路功能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提示SAPAP4功能障碍可能在多动性神经精神障碍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本研究为理解多动性神经障碍中异常行为产生的潜在机制,以及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新见解。同时,本研究构建的Sapap4基因缺失动物有助于未来深入研究与多动性神经精神障碍相关的异常行为的神经机制。


12、华东师大在等离激元纳米天线激活调控单颗粒上转换发光取得进展


  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愕教授和吴伯涛副研究员团队在等离激元纳米天线激活调控单颗粒发光特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单颗粒尺度上构建了不同构型的等离激元金纳米棒天线,实现了对单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的强度增强与偏振态的激活调制。

  相关研究成果4月4日以“Angularly Anisotropic Tunability o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by Tuning Plasmonic Local-field Responses in Gold Nanorods Antennae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为题在线发表于纳米领域著名期刊Nanophotonics。华东师大为论文完成单位,吴伯涛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这种由不同构型金纳米棒天线调制的增强上转换发光为纳米材料或器件的强度和偏振态调控提供了一种方案,对于实现动态颜色调谐、纳米级光源调制以及基于偏振的光电子器件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13、长江口外关键浮游植物演替特征的时间窗口重建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学研究团队侧重从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视角开展研究,通过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色素、柱状沉积物中的色素以及数值模型来共同探究长江口的关键赤潮藻种演替历史。

  研究发现,水柱中的PER(甲藻特征色素)相对于FUCO(硅藻特征色素)以及其他色素有着更强的表层-底层浓度耦合特征。沉积物中的PER含量可能受到甲藻赤潮的影响比较大,而FUCO以及其他特征色素受到赤潮的影响更小。通过降解模型消除色素早期成岩作用影响后,研究发现沉积物中的PER/FUCO的比值拐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

  同时,数值模拟的5月的硅藻相对于甲藻的占比,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下降。结合水体,沉积物以及数值模拟的结果来看,长江口硅甲藻演替的时期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且演替的机制是春季甲藻赤潮增加,而不是全年尺度上的硅藻(甲藻)生物量减少(增加)。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还进一步发现,长江口春季SST和N/P都是长江口的硅甲藻演替的重要影响因素。即在长江口高N/P的情况下,SST的增加促进了甲藻赤潮的爆发。

  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我们发现SST的逐渐升温,对硅甲藻的演替有很好的直接相关对应关系,而河流营养盐N/P比值变化带来的相关性则相对较为隐性和不明显。但如果将河流N/P营养盐比值进行人为调整,则增大的N/P比值意味着硅藻比例的下降,反之意味着硅藻比例的上升,这说明营养盐比值变化对硅甲藻的演替也具有隐性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4月9日以“Re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of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its assemblage shift in recent decades:From observations to simula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期刊上。


14、李先春教授和高晓雪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第三方不公正反应受到不公平经历的影响。行为决策理论也强调了个人的经历对后续决策的重要性。但是不公平经历如何影响个人的第三方不公正回应?情绪是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神经机制是什么?相关研究还有待开展。

  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先春教授和高晓雪研究员的研究团队结合近红外(fNIRS)技术研究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1)第二方不公平经历(优势/劣势不公平经历)对第三方不公平回应(第三方惩罚/第三方补偿)的情绪效应是什么?(2)此过程的神经机制是什么?相关研究成果4月15日以“Neural mechanisms of the mood effects on third-party responses to injustice after unfair experience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中。


15、郝宁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高水平期刊Cerebral Cortex发表研究成果


  相较之个体创新,团体创新在社会各领域发展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团体协作可谓是创新突破的密钥。高创造性团体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特征?其背后的脑际神经互动基础又是什么?

  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郝宁教授团队描绘了高创造性团体在动态创造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并利用近红外(fNIRS)超扫描技术揭示其背后的脑际神经互动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4月19日以“The hyper-brain neural couplings distinguishing high-creative group dynamics: an fNIRS hyperscanning study”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Cerebral Cortex

实验场景例图

  本研究发现不仅再次证明“执行控制网络和默认网络相关脑区之间的协同”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Beaty et al., 2018),还进一步强调镜像神经网络对团体动态创造过程的关键作用,推进了学界对“高创造性团体的脑际神经互动基础”的认识。

  此外,高创造性团体的动态创造过程特征也为提升低创造性团体的创造水平提供了建议:(1)坚持分享自身已经想到的创新观点;(2)于此同时,关注搭档分享的观点;(3)当暂时想不到观点时,积极利用搭档分享的观点。


16、华东师大科学家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将降低森林恢复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正效应


  森林恢复一直被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围绕森林恢复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中,往往忽略了植物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多维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尤其是尚不明确长期森林恢复对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的正效应对于不同气候带和森林类型是否具有普适性,这限制了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精确预测森林重建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重要问题,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周旭辉教授团队联合西班牙塞维利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等多家机构的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全球120个长期森林恢复实验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气候变化将限制森林恢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多维效应。

  相关研究成果4月25日以“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patterns constrain the multidimensional rewilding of global forests”为题在线发表于综合类顶尖期刊Advanced Science


17、王延昊副教授斩获CCF A类国际顶级会议WWW '22最佳论文奖项


  华东师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延昊副教授在互联网推荐系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推荐系统中有效减轻用户观点极端化的方法。

  在互联网推荐系统领域,推荐链接的高度同质化往往导致用户持续暴露于包含极端主义观点的内容下,进而引发用户自身观点的极端化并导致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延昊副教授等研究人员提出并实验实现了一种基于随机游走模型的有效减轻推荐系统所导致的用户观点极端化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推荐链接进行多样化的重链接操作,可以减轻用户反复暴露于包含极端主义观点的内容这一问题,有效遏制极端主义观点的传播。该工作为在互联网推荐系统中解决由用户自发传播导致的观点极端化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推荐算法设计和实现中如何将社会效益考虑在内提供了参考。

  这项研究成果4月25日以“Rewiring What-to-Watch-Next Recommendations to Reduce Radicalization Pathways”为题发表于CCF A类推荐国际顶级会议The ACM Web Conference 2022 (WWW '22),并获得会议唯一最佳论文奖项(Best Paper Award),王延昊副教授为第二作者,合作单位包括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意大利ISI基金会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18、华东师大地科院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中俄印金砖国家典型沿海城市公共安全图集》再获殊荣


  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编的《中俄印金砖国家典型沿海城市公共安全图集》,荣获地图与地理信息学会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ociety,CaGIS) 2021年度地图竞赛 Atlas/Book 分项 Honoralble Mention 奖二等奖。

  《中俄印金砖国家典型沿海城市公共安全图集》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金砖国家城市公共安全的地理大数据应用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该项目由中方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敏院长主持牵头,俄印合作方共同参与。

  图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华地图学社主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地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编,华东师范大学地图研究所设计编制,并于2021年3月正式出版。


19、水杉在线在行动——我们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持续实践者


  “水杉在线”是华东师范大学在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打造的新一代数字化全链路在线学习平台,是一个面向学“学”“练”“测”“评”“创”一体的综合性学习社区。经过五年多的研发与迭代,自2019年起正式为广大师生提供数字化的教学服务。

  与传统慕课平台不同,“水杉在线”利用云计算平台构建大规模线上实践场所,利用开源软件构建实践项目,并提供在线实训、在线编程自动评测和社交化软件项目协作等多项服务,让学生的动手实践得以全部在线上进行。同时,基于“水杉在线”上学生行为数据,制定针对性、个性化教学方案,进一步构建科学有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难以适应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水杉各大模块

“水杉在线”新模块和功能

  由于“水杉在线”的完整教学场景的覆盖,以及越来越好的使用体验,目前,平台已经逐渐覆盖到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的39门数据专业类课程,以及全校81门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使用中,成功服务了全校64个专业近5000名学生。同时也为包括10家以上的机构、1万多注册用户提供了150门次(包括实验模块)的在线和实训课程。访问人次超过了150万,累计有300万余次的视频观看量、50万余次的作业提交量、300多万行的代码提交量及2000+代码仓库。

  自2022年3月14日以来,全校总共262个直播课堂在水杉平台上开设,水杉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将腾讯会议的能力在平台上进行了无缝集成,相较于单独使用腾讯会议,继承后的“水杉在线”在用户体验上得到了极大提升,包括:平台账号打通,学生教师一键登录与直播;平台自动点名与统计数据集成;课程回放视频的生成与自动集成。这样,学生能够在平台上体验一站式的服务,老师也能更好的进行线上教学、监督与管理,平台的使用同时减轻的双方的工作量,促进了课堂质量的保障。



来源|科技处 编辑|吴潇岚 吴诚薇 编审|郭文君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