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12月15-1月7日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铜版画里的中华风情
2021-12-15 16:20:20


前言

  中欧相隔千山万水,但交往历史源远流长。自马可•波罗时代以来,欧洲就一直对中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运用图像来构建中国形象。除了从中国进口的瓷器和丝绸等外销品上的图案之外,西方接触到的中国图像还包括来华者出版的书籍和地图中的插画。这些图像多是社会上流人士才能接触到的“奢侈知识”。然而,18世纪启蒙运动的开展和出版业的兴盛使得中国图像可以通过出版印刷走向更广大的欧洲观众,并因此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中国观念。近年来,中央积极推动“中欧文化互鉴,东西和谐相处”,这迫切要求我们了解双方文化交往的历史。本次展览选取50余幅欧洲的中国主题铜版画,追溯其中一些图像在欧洲的流变过程,展示当时欧洲人对于中国的观察和想象。

  本次所展出的作品都为铜版画。铜版画发明于15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经济价值。17世纪之后,美柔汀和飞尘蚀刻等技术的发明大大增强了铜版画表现精微细节和画面明暗效果的能力。高质量的版画制作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需要艺术家付出极高的体力和精力。因此一本完整的铜版画出版物往往需要多位版画家协力完成。例如本次展览中《中国和中国人:优秀画作集》这本书里的插图就由11位版画家分工制作。即使费工费力,当时的欧洲人依然出版了众多中国主题的铜版画,由此可见欧洲社会对于学习中国知识的热情之高。

  本次展出的画作多创作于鸦片战争前后,恰逢张扬的欧洲直面传统的中国。这是晚清最后的余晖,映入欧洲人眼中,依然带有特殊而奢华的东方神秘气息。这些画作中延用了诸多前代欧洲画家所创作的中国图像。从中依然可见1617世纪欧洲商人和旅行家塑造的美丽富饶的中国形象,但耶稣会士所推出的拥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中国形象已逐渐开始褪色。同时,这批画作出自德语书籍。但它们的图像蓝本大多出自英语书籍。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图像在欧洲不同区域之间是存在流通性的。

  本次展览分为“各地风貌”和“市井风情”两部分,描摹了欧洲人眼里中国社会的世相风情和各地景观。画作所表现的地域广阔,从北方的北京、天津到江南的苏州、杭州,再到南方的广州、澳门和香港等地。欧洲画家笔下中国精致的亭台楼阁,热闹的市井街道,秀美的自然风光无不反应了这个东方古国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希冀此次展览能带领大家回顾中欧交往的历史,领略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风情。

朱浒


后记

  铜版画艺术典雅庄重,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艺术画种。但其制作工艺繁复,而且每道工序对最终的画面效果都有所影响。因此优秀的铜版画作品往往被视为艺术精品。乾隆皇帝曾耗费13年时间,出资3万两白银将《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送往法国制作成铜版画,从中可见铜版画在当年的中国是何等精贵之物。但另一方面,铜版画又不同于传统的架上绘画,它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播性。自诞生之日起,它就不是特权阶级和富贵人家的视觉专利,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众艺术。因此铜版画往往以世俗题材为主且艺术风格倾向现实主义,展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启蒙运动的开展使得欧洲的大众阶层也有了求真求知的诉求,随之铜版画在19世纪迎来了黄金时代,成为了向公众传播实时信息的纪实出版物。欧洲旅行家每到一地都把当地的风土人情绘制在案,回国后再由专业工匠制成铜版画印刷并销往市场。因此这一时期的铜版画多有记录各地风俗和以欧洲视角审视当地社会文明进程的深意。

  本次展览所展作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它们主要来自1843年的《中华帝国画集》、1849年的《科学艺术百科图像全书》和1859年的《中国和中国人:优秀画作集》等书籍的插图。它们被人特意从书中裁下再次拿到文物市场出售,由此可见欧洲人对其相当重视。1840年的鸦片战争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绝对的重大新闻事件,它直接将中国卷入了以欧洲为主导的全球化市场。此次展出的画作都出版于鸦片战争同一时期,充分展现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和猜想。回顾往昔,我们从这些铜板作品中看到的不仅有晚清的世相风情和自然风景,还有欧洲人对中国的观察视角和乌托邦式的幻想。

  此次的“东方既白——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铜版画里的中华风情”展览有幸得到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想要带给观众一场有关欧洲铜版画艺术的视觉盛宴和一趟对中国晚清自然与市井风情的回顾之旅。希望此次的展览对于大家回顾中欧文化交流历史,展望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双向互动有所启发。

陈妤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