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12月17日 刘锋杰 :如何重评“文以载道”?(70周年校庆·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85场)
2021-12-17 15:00:00
活动主题:如何重评“文以载道”?
主讲人:刘锋杰
开始时间:2021-12-17 15:00:00
举行地点:闵行校区文史哲楼4430室
主办单位:中国语言文学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刘锋杰,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所所长,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曾任苏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艺学江苏省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论史、张爱玲等研究工作。著有《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1989)、《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1995)、《文学象征论》(1995)、《“人的文学”及其他》(2002)、《<人间词话>百年解评》(2002)、《想象张爱玲》(2004)、《张爱玲的意象世界》(2006)、《文学政治学的创构》(2013)、《生命之敞亮——王国维“境界说”诗学属性论》(2018)、《文学政治学十形态论》(2020)等著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文学关系论争研究》(2007-2012)《文学政治学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创新》(2013-2018)《“文以载道”的发生、嬗变与当代价值研究》(重点,2018—)等。


报告内容简介

      百年来的中国现代文论界,彻底否定“文以载道”这个命题,认为它是儒家的一个功利主义的文论观念,体现了落后的思想特性,有碍文学创作的正常发展,应当予以抛弃。其实,“文以载道”与中国古代文学一起生成,若无法否定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性,就无法否定这个命题的合理性。本人认为,若能转换研究方法,从本体论、主体论与审美论的三重视角切入,取代原有的阶级论、认识论、功利论等认定,可以获得新的结论。“文以载道”所推崇的是“天地之至文”的“大文”创作,而非现代纯文学(即诗歌、小说、戏剧与散文四分法)视域下的“小文”创作,代表了文学审美的另一番风景,值得现代作家加以借鉴,甚至也是现代作家至今还难以超越的典范。当代文学批评若能选取“文以载道”视角研究当下的文学现象,将会产生新的批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