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历史学系韩钢教授受邀为我校第13期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轮训班、第16期青年骨干理论培训班和第40期教职工入党培训班学员作了《开放改革的起步与突破》的辅导报告。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静,组织部副部长童愈亮及学校特邀党建组织员、院系级党组织专职组织员出席报告会。报告由党校副校长兼高级研修学院副院长张俊华主持。 历史学系韩钢教授为党校学员作《开放改革的起步与突破》主题报告 韩刚
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创业者,他们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5年组织开展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宣传活动,并于2008年开始出版《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目前已出版了三辑。其中,华东师大的三位老领导孟宪承、刘佛年、施平均被载入。笔者采访了其中施平部分的撰写者之一包汉中老师。 包汉中,1930年生
2000年9月,我第一次去上海,是带着录取通知书去华东师范大学报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时的我对这几个字只是认得,没有体会。如今积累了一些人生经历、认识和体会,我深深地感悟到母校“师范”二字的深邃,无学识不成“师”,身不正不成“范”。有很多人可谓“师”,却不为“范”,唯有“师”和“范”的结合,才能成就一位真正优秀的教书育人的“老师”。我为自己有师范专业背景而庆幸,因为这给予了我教书育人
我校与重庆市两江新区4月2日正式签约,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这是华东师大首次在上海之外的地区建立研究院,是华东师大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助推地方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里程碑。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图 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将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的科技成果和国际合作资源,围绕重庆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打造西部领先的国际化高端技术转移孵化平台和合作交流中心,并联
3月30日,华东师大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委基地处主管领导、我校领导、科技处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负责人、科研骨干等近50人出席了会议。 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科技处处长张桂戌宣读了任命张雷教授为新一任实验室主任的通知,并主持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的聘任仪式和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子劳动意识和创新理念的培养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4月3日下午,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举行“改革先锋”讲堂,特邀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包起帆教授为经管学子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明天你也会是劳模》。 “改革先锋”包起帆作《明天你也会是劳模》主题报告 会上,包起帆获聘
“很多留学生同学说在上海生活很方便,用手机就能随时点上各种外卖,收到各种快递,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外卖盒、快递包装怎么处理呢?” 4月3日,晴朗的初春午后,华东师大在留学生公寓2号楼举办了一场“绿色校园美丽师大”留学生公寓垃圾分类环保行动启动仪式,旨在积极响应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倡议,提高留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共有来自20余个国家的近60名留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国际教育中心主任黄美
3月27日,法国里昂大都会区分管国际关系及城市魅力副主席Alain GALLIANO、新里昂中法大学总经理Candice Du CHAYLA、里昂大都会区国际合作与欧洲事务项目经理Guillaume ARNOULD来校访问。我校校长钱旭红与来宾举行工作会谈。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宣传部副部长李芸,国际教育中心教学办公室主任王秋池,以及
“绿色校园 美丽师大”华东师大留学生公寓垃圾分类环保行动启动仪式3日举行。此次活动旨在积极响应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倡议,提高留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共有来自20余个国家的近60名留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留学生们首先在共享空间的手工“生态树”上贴上心愿树叶,传达了保护美丽地球、共绘绿色未来的美好期许和祝愿。紧接着,在场师生共同观看了垃圾分类宣传片,充分学习如何区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
昨天,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束炯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大气汞排放的跨省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套描述从经济活动到人群健康风险的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链的方法。运用该方法,研究团队首次绘制了中国大陆人群汞摄入暴露的健康风险地图,从多视角探讨了各地区健康风险来源,最终发现,地区间贸易改变了中国人群的健康风险。 《自然·通讯》(Nature
一块屏,可以改变什么? 它让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杨芳教育扶贫的脚步走得更远。曾经,她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给1000多个贫困县的教师上课,现在,她需要做的,只是打开电脑。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了两期课程资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标准也随之改变
3月28日,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一行来访华东师范大学,双方就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绩效管理、学校发展规划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华东师大副校长李志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一行来校调研 会上,李志斌首先代表学校向李磊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回顾了华东师大的校史和发展沿革、发展愿景和发展战略,阐述了“三大工程”和“五大行动计划”。他表示,华东师大已经从传统
3月28日上午,2019年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立项评审会在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行。21个入围重点课题立项答辩的课题组参加答辩。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和纪委监察处、党委组织部、党校(高级研修学院)、党委宣传部、校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与会评审。 会上,各课题组汇报人依次就选题背景、主攻方向、思路方法、特色创新及成果形式等进行汇报。评委们就研究可行性、概念界定、问题聚焦、方法路径、研究力量整合
3月30日,“现代爱国主义与法律保障”学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举行,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项课题组组织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解放日报》《社会科学报》等20所高校、理论媒体的近40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课题课题组组织召开“现代爱国主义与法律
3月31日,陈子善教授荣休仪式暨“以史料为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行。日本东京大学藤井省三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南京大学文学院吴俊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商金林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张铁荣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建华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解志熙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魏建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上海图书馆
共有 23,62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5 页 当前第 96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