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了解学校在临港新片区布局发展的新动态和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的建设情况,老干部党委退休局级干部党支部和老龄办党支部共同开展“教育强国”主题党日活动,华东师大原校领导俞立中、童祖光、李清池、鲍修德、范军等一行到访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艳琴等接待了老干部党委一行,老龄办工作人员陪同访问。 老干部党委一行赴临港滴水湖
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生源流失更多指优质生源流失,虽然绝对人数不多,但影响较大,影响着人们对县域教育的信心。化解这一问题,需要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维护良好教育生态,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县中办学质量、提升县中吸引力。对此,全国一些县中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经验,县中在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更需要从自身管理和办学方面寻求突破
12月7日,“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为牵引,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九三学社青年社员高等教育研讨会开幕。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出席并讲话。 钱锋对青年社员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会聚智,立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探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面临的重点任务、难点问题和关键路径,集思广益
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健身”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一种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塑自我形象的契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趣味性强、社交性高或见效快速的运动形式,例如团操课、舞蹈课、飞盘等,既能增强身体素质,又能拓展社交圈。 回应大学生日益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大学也在悄悄升级体育运动服务。最低只要4元半小时起计的游泳、体育专业的学长学姐教你玩转飞盘、跳起燃脂操,还有新的体育设施不断升级……这些
12月8日,“教育法治与中国教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召开。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新时代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教育法学与实践、中国教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等话题展开研讨。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翟刚学出席研讨会并发言,指出教育法是党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基本规律的法律表达,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系统,建立有效的教育法治体系
最近,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的学生们收到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实习老师马芮索菲娅,一笔一划绘制了80幅地质地貌图集。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21级公费师范生 马芮索菲娅 “我想告诉同学们,学习地理就是在认识世界” 马芮索菲娅是青海海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孩子,对地理有由衷的热爱:“我的家乡地处河谷地区,每次沿着河边散步,或者眺望群山,我都能够发现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名单,华东师大中国特色教材理论与国际化战略研究基地首次获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再度入选。 华东师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教材国家事权,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华东师大举全校之力支持教材建设,支持教材
12月6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外办”)党组书记、主任孔福安一行莅临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会。会议旨在深入了解华东师大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建设情况,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以智库研究和外事实践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赴华东师大调研座谈 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区域国别研究方向
12月3日至5日,以“在气候行动前沿的学习型城市”为主题的第六届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ICLC 6)在沙特阿拉伯王国朱拜勒工业城举行。华东师大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发布了最新出版的《气候变化教育的中国行动》(汉英双语)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上海行动观察2》英文版。 华东师大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团队在第六届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重磅研究成果 《气候变化教育的中国行动》(汉英双语) 《社区可持续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和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的精神和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服务国家和地方教育法治重大战略需求,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理论,积极建构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12月8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上海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来一场科研的革命。”近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科研存在“散”“弱”“虚”三大问题,并给职业教育战线列出了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15个领域。 本报一直关注职业教育科研,并曾以“高职要不要搞科研”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持续讨论。现在,职业教育要搞科研,早已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强力支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改革的历程,可以说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 伴随着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跌宕起伏,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也在历经“岁月沧桑”之后,逐渐臻于成熟。但与如火如荼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相比,职业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仍然有待提升。面向未来,要以高水平职业教育研究支撑教育强
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于近期组织开展“三进”调研监督“回头看”工作。12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就“三进”调研监督工作的整改情况进行专题汇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会议。纪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相关课程负责人、一线
共有 23,55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1 页 当前第 9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