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史研究要积极回应何为“世界”,“世界”为何和“世界”如何等时代大课题。 2024年12月6日上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林》编辑部主办的“史学前沿问题沙龙”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本次学术沙龙特别结合了世界史与中国史学界的前沿问题,30余位受邀专家以“大变局时代中的世界历史书写”及“共时性思考下的中国路径展开”两大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西方史学研究已偏离正轨
青年人的热血,来自与现实社会的连接。 过去一向通过文字和公众见面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影评人、作家毛尖,近几年越来越多地直面网友。她在B站上开了自己的栏目,犀利点评热门影视作品;她在华东师范大学远读批评中心举办的活动上,以主持人的身份对谈文艺界明星。她的2倍速江南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但当你听到她给文艺作品中的光怪陆离精准点穴时,会发现厉害的不是语速而是观点凝聚而成的思想锋芒
在智能软件已能煞有介事地帮忙写文章的时代,是否有人思考过,写作的未来在哪里? 何以学文? “年轻不可轻”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之后,从上海,从深圳……从全国许多地方发来参赛稿件共计15868篇。 不知道参赛者们提笔之前是否会去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在未来的岁月中,文章、文学,是否还有如往昔一般的重要作用? 大约1800年前,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
“您在刚才的讲座中多次提到人工智能,我们最近的生活学习里也反复听到这个词语,这种关注是不是有点过度了?”“如何减少‘文化折扣’,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一架大型客机需要使用200多种材料,400万—600万个零部件,生产生活中处处是材料。”……这一个个犀利的提问与翔实的回答相继出现在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上。 最近,2024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
指导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学生写作,甚至教外国博士生写中文论文,是我的教学生涯中很有意思的经历。 在那样一个跨文化交流的特殊场景中,我也收获了新的认知。 从教会他们写出一句完整的汉语句子,到完成全篇,其间要解决无数母语写作想象不到的问题,至于指导博士学位论文,更如同翻越千山万水。然而纵观路程万里,关键的总还是这几步。 对于外国学生而言,首先遇到的是遣词造句的问题。他们常常会把概念上基本
从坦赞铁路的开通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坦之间的合作迎来了第六十周年。这份交往,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感,也饱含着现实的温度与活力。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故事,华东师范大学一群师生参与“对话中非文明”学习实践项目团,近日结束在坦桑尼亚为期八天的田野实践与社会调研。他们以驻坦使馆、中资企业、当地学校和历史古城为脉络,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对这片红土大地的认识。他们还在东非高原上听到进博会的故事
“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华东师范大学探索“全学段生涯教育”育人机制,将辅导员等一线团队打造成为就业工作枢纽。近日,华东师大5名教师获评202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典型,祝贺! 打造生涯发展平台,启迪“未来教育引领者” 沈晔 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 沈晔认为,就业工作始终要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出发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就业工作成为“盐溶于水”提升思政引领力
12月12日,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在我校闵行校区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举行,300余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的近千名中外师生共同参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秘书长生建学,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出席活动。 2024“感知中国”年度特别活动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12月12日,在伦敦开幕的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聚焦“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华东师大联合研发、构建的高校《计算生物学》教学场景作为唯一应用案例在大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展示。 华东师大联合研发、构建的高校《计算生物学》智能课堂作为唯一应用案例开幕式上展示 由华东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研发、构建的高校《计算生物学》智能课堂
职业教育专业迎来大调整,新增40个专业!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此次“上新”的专业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而本次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 新一轮职业教育专业大调整,传递哪些信号? 超过半数新专业服务实体经济,最快2025年招生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新增的专业超过半数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是
学校定于2024年12月20日(周五)上午安排校领导信访接待,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信访接待校领导 雷启立 副校长 二、信访接待时间 2024年12月20日 9:30 ~ 11:30 三、信访接待地点 普陀校区办公楼3101室 特此公告。 信访办公室 2024年12月13日
12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举办“聚焦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育人创新”2024年度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论坛,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家校共育、渗透融合和精准提升。 华东师大举办“聚焦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育人创新”2024年度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论坛 本次论坛由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支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
12月1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大中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众多教育界精英,共同探讨拔尖人才培养的贯通培育新路径,旨在强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协同配合,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谋良策、献实招。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80所中学的学校领导、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教师
华东师大全国总决赛参赛队伍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经激烈角逐,华东师大研究生团队斩获全国一等奖2项,一等奖获奖总数并列上海第一;全国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谢福泉、迟迅通、王仁武、阮光册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链接就业资源,匹配招聘信息,提升综合能力,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铺路搭桥”。 12月11日下午,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女大学生职业飞翔“海鸥计划”2024年度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海鸥计划”是一项专为本市女大学生设计的职场成长公益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在56所高校建立了“海鸥湾”工作站,并在部分高校二级学院设立子湾和社团,持续链接就业资源,匹配
共有 23,54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9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