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科学进展》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其在高CO2环境下的爆发》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从蓝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创新性地将实验室数据与数学模型模拟成果相结合,预测了在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水体CO2浓度升高的情况下,有害水华蓝藻的爆发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每到
今天,上海又派出一支特殊的精锐部队深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武汉重疫区: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全市各区级精神卫生中心、综合性医疗机构等单位,共派出50位心理学专业医师作为第9批上海医疗队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介绍,50位专家(49名医生、1名护士)将分为不定人数的10组深入武汉各医疗机构,其中9组将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治疗,另一组或将为上海支援武汉的各医疗队医护人员提供
“返乡大学生团员们,请到社区(村)报到!”连日来,华东师范大学团员青年们热情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战“疫”工作,主动向社区和村庄报到,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用爱书写志愿青春。 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车场,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爱心物资的货车缓缓驶来,一群来自院区各岗位的志愿者们自发排好队,接力搬运物资。很快,队伍里一名面生的年轻小伙引起了注意,他不是医院职工,但专挑重的抬,尽挑重的搬。他
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全球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carbon fixation stimulates cyanobacterial blooms at elevated CO2”(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
从2020年开始,人类社会又进入一个崭新的十年——20年代。20年代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妨回忆一下100年前的那个20年代:在美国,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在法国,被称为“疯狂年代(Années Folles)”;在德国,被称为“黄金二十年代(Golden Twenties)”。不管哪一种表达,那个20年代在这些国家更多的是一个放荡不羁、积极
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本市出台《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8条综合政策举措:包括加大对防疫重点企业财税支持力度、减免企业房屋租金、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免除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税收负担、适当下调职工医保费率等。除此之外,市各委办局及各区也出台相关落实政策和实施细则,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这释放出哪些信号?来自
疫情之下,寒假已尽,学生们却迟迟无法返校,针对这一情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紧急策划出版了《面对疫情,教育何为?》。这本心理防护手册面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疫情。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邀约二十余位资深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围绕广大教师在疫情期间面临的诸多困惑,如: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如何使用线上教育资源等等问题,提出了许多专业的应对意见和方法
从专心忙于工作的职场人士,变成整天待在家中的 “闲人”;从活跃在多个“圈子”的交际达人,兼有多重身份的群体中人,变成没有聚会聊天的“窝居”宅男宅女……很多上班族一度盼望的“在家办公”,如今在非常时期成为了现实。可理想的生活没过几天,很多人可能发现:“圈养”的生活很快带来了无聊感、无意义感、不安全感、对未来的失控感等,甚至挑战了夫妻感情、家庭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崔丽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战“疫”系列微团课在同学间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广泛好评。大夏书院立足华东师大人文社科类8家专业院系的2300余名青年学子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健康生活、停课不停学,计划推出十期,现已推出四期,分别围绕着《居家期间如何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美好》《面对疫情,我们如何用“心”应对》《如何用不同的语言说出“武汉加油”》《居家趣味运动课》等主题展开。这些微团课选题灵活新颖
疫情当前,隐瞒病史、隐瞒旅行史,很可能构成违法行为。这几天,已经有了很多教训。 但隐瞒病史等行为,一方面是法律问题,一方面也是心理问题。按理说,有武汉和湖北旅行史并不是错,身体不适甚至不幸染上病毒,更不是自己的错。 为什么有的人非要隐瞒?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猜测这些人可能有以下心理: 一是强烈的病耻感。 有人会认为得这种病非常不光彩,会被人歧视,会被人责骂,会被人当作
超长版寒假尚未结束,学生们即将在家迎来特殊的“开学”和上课新方式,陪伴孩子的时间变长了,“监工”的家长有些束手无策:平时就因辅导作业而“鸡飞狗跳”的亲子关系,在日复一日的宅家生活中,又平添了不少紧张气氛。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副教授张麒表示,这个阶段和春节假期阶段的处理方法不同:过年期间可能以放松休闲为主,而现在要让孩子的作息时间规律起来。但家长一提要求,孩子就容易
生态文化集中体现生态文明的人文情怀。我国的生态文化基因根植于传统文化。孔子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阐明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形象说明了对自然生态和资源的珍视;《中庸》所述的“参赞化育”,进一步强调了人在自然化育过程中的作用,凸显人的积极作用。 近代以来,人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与此同时,各地教育部门要做好“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组织部署工作,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停课不停学”如何落地?课题组搜集了全国26个省份和144个地级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停课不停学”相关通知,将这些
继与11位院士联名发出应对疫情倡议之后,86岁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又发表署名文章《用好战胜疫情的科学利器》。在全文最后一段,这位老党员写道,“在目前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要相信科学、各尽所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不论是白衣天使还是育人园丁,全市教卫系统党员干部都在行动,共抗新冠疫情,不负当年红旗下的誓言。 “在目前复杂严峻
新型冠状病毒不仅侵袭身体,同时也影响人们的心理。自1月下旬以来,全国多地已启动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医护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心理援助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防线。疫情下的“情绪雾霾”有哪些表征?心理抗“疫”,公众应如何行动?专业人士又开出了哪些“良方”? 确诊患者易生“心病” “我怎么还在发烧”“住在这里会不会交叉感染”“我不想治疗了”……隔离病房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84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