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李成龙一行来校访问调研。座谈交流会由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主持。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华东师大校党委书记梅兵会见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 研讨会前,校党委书记梅兵会见了刘承功一行,就两校后续合作事宜进行商榷。 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一行来华东师大访问调研 孟钟捷表示,华东师大始终将思政教育作为
地缘政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 众所周知,地缘政治正在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美国对华发起的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深刻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智库纷纷作出分析和预测。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重置美国贸易》报告、新美国国家安全中心分别提出美国贸易和新产业政策框架,强调要确保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和技术强国地位和地缘战略利益。美国地缘政治也波及欧洲。经济全球化正在遭遇地缘政治的逆风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新时代讲深讲透讲活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把握生成逻辑、突出现实观照、创新弘扬路径。 把握生成逻辑,从学理性视角讲深 要从源头上探寻伟大建党精神的基因密码,呈现立体的精神图景,走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处。 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从内容要素维度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关系。伟大
安东·巴浦洛维奇·契诃夫于1904年7月15日去世,距今正好120周年。要判断一个作家是否具有经典地位,这个时间长度已然足够。在这样长的时间里,流星早已消逝,行星也褪去了反射于时代的光华,恒星则被仰望者习惯,成为文学夜空中不变的风景。 契诃夫当然是恒星,仅仅生活了44个年头的他,身前已享有盛名;他逝去后的这120年,“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但契诃夫仍然是契诃夫。 一 回望经典
2024年的流行语,不仅承接着修辞技巧,也链接了社会情绪;不仅接续了甜酸苦辣,也迎接着憧憬向往 年终岁末,一些媒体、机构陆续发布年度流行语榜单。粗略看下来,2024年的流行语聚焦度不高,榜单差异尤为明显,似乎找不到太大的公约数。但细品之下,很多年度流行语可以从历时的角度去溯源聚类,好比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赋格曲,年年余音袅袅,岁岁绕梁不绝。 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流行语,无疑与2023年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推进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12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主办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沪举行。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培新在致辞中表示,建设新兴交叉学科为传统科研单位赋予了新的发展使命,这将进一步激发学术活力,推动知识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新岁逐光,向爱而行,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 从2024年每月选出一张照片作为新年的关键帧,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专属月历又上新啦! 新的一年,新的精彩瞬间,将与你共同度过。 一月 专家云集,智慧碰撞;社会所需,师大所向;以爱为笔,以心为锚,为我们的明天描绘蓝图。 二月 AI@ECNU,架起技术与教育的桥梁,二月风吹拂知识的海洋,智慧的种子在心中悄悄生长
以人为本、服务优先 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高品质生活 书写人民城市“上海之治”新篇章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网信办、文汇报社联合出品的《大家聊人民城市》系列短视频,邀请沪上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以专业视角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人民城市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阐释新时代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成就经验和特点规律,积极宣传普及人民城市理念,促进城市工作实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2025年寒假,我校启动“华东师范大学未来教师县中大调研”专项实践,500余名未来教师将奔赴全国28省的324所县域普通高中,围绕“县中的老师”开展调研行动。12月28日,大调研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孟宪承书院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静,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团委、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孟宪承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陆韬宏,人口家庭处原处长、二级巡视员樊华,老龄健康处处长钱文卉,人口家庭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崔元起、副处长胡娟等一行受邀到访华东师大老龄研究院,围绕健康老龄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会由老龄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瑞君主持。 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老龄研究院院长孟钟捷会见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陆韬宏一行 研讨会前,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老龄研究院院长孟钟捷
12月30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一行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调研,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会见了任友群、李术才一行。会议由梅兵主持。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一行来校调研 今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与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为原则,在优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
向“AI”而行,携手共“进” ——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新年贺词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广大校友们、各界朋友们: 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 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 即将过去的2024年,我们一起见证了太多Amazing和Important的时刻。百年
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推进2025年工作。 在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上,薛侃委员、缪京委员、梅兵委员、杭迎伟委员、王华委员、吕鸣委员分别发言。均本报记者 张驰 摄 “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
随着史学研究视域的日渐拓宽,研究者的兴趣与视角逐渐从重大历史事件与杰出历史人物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更多的资料被纳入研究视域,其中图像资料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艺术理论家W.J.T.米歇尔曾说过,“文化的历史部分是图像与语言符号争夺主导位置的漫长斗争的历史”。以往的历史书写,文字占据了绝对上风,即便会使用图像材料,也仅把它们用以佐证文字材料已得出的观点,是一种辅助性的补充资料。 然而,事实上
一文激起千层浪。连日来,本报调研报道《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甘肃高校毕业生西部创业的故事与启示》,成了很多青年学子热切讨论的“焦点话题”。 记者发现,在积极留言、评论的学子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已经将自己的青春和广袤西部链接起来,立下了“以西部为人生舞台”的志向。 他们的话语,字字滚烫、句句有力—— “报道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说出了我们的心声”“甘肃同龄人们的故事
共有 23,54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8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