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神兽”送回学校,林建霞长舒了一口气:“可算从网课里解脱了。” 在浙江杭州工作的林建霞,孩子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她同数亿名中国家长一道,陪伴孩子度过了两个多月“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旅程。 疫情之下,课堂从线下转移到云端。在线教育临危受命,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 在科技的支撑下,云端的网课打通了现实的阻隔,让“不停学”成为可能
提起慕生忠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说起通往西藏拉萨的川藏公路(318国道)和青藏公路(109国道),大家一定知道,或许很多人还不止一次地往返过这两条现代化的进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就像两条洁白的哈达飘扬在了青藏高原,在拉萨相会,把西藏和祖国大家庭紧紧连在一起。每当我们行驶在风景如画的雪域高原,就会被当年修建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建设者的家国情怀,以及铸就的“两路”精神深深打动
1919年3月17日的上海码头,随着汽笛一声长鸣,日本邮轮“因幡号”启航远赴法国。在众多外国旅客中,89名脸上洋溢着憧憬和兴奋之情的中国青年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们揭开了一场席卷全国、轰轰烈烈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浪潮。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1700多名有志青年远赴法兰西。发生在100年前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仅是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一次尝试,更是以蔡和森、赵世炎
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准备、蓄意挑动的侵华战争。战争的失败和条约的苛刻,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想象,给中华民族以极大的震撼。这次战争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亡国灭种成为当时中国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振兴中华”成为众多仁人志士喊出的最强音。 甲午战争前:国人的自我陶醉 中国和西方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形成的文明。正是由于在近代以前同其他文明缺乏深度交融,使中国
为提升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师范生的未来适应能力,结合当前做好“稳就业”的工作要求,由华东师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办,孟宪承书院及未来优秀教师生涯工作室承办的“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师范生就业与教师生涯发展论坛”5月5日下午在线举行。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江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副处长吴能武、重庆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卿知人、上海市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合肥市第一中学陈起标、华东师范大学第二
摄影|杨静 吴晓隆 潘晨华等
线上线下共同探讨: 全球危机 我们如何危中寻机? 在全球高度工业化的今天,疫情的发生又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多大影响?当“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发酵蔓延,我们该如何抉择? 当疫情对全球供应链施以“均匀打击”,庞大的产业链会不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 并因此而改变未来人类生产的协作方式? 在这次全球危机中,中国的产业链又该如何化为危机呢? 余南平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
问:大学生返校途中如何做好防护?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张铁军教授:返校学生在出发前,要格外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返校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来自重点地区和近期身边曾有确诊病例的同学,更应注意 近日,各高校大学生已开始陆续分批返校。张铁军建议学生在出发返校前,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并对健康状况有明确判断。尤其是来自重点地区以及近期身边曾有确诊病例的同学,更应该审慎
居家在线教学将是促进未来教育的“催化剂”,在推动教育观念更新、重构教育体系、发掘创新教育模式方面的作用,会随着反思的深入而更为凸显。 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我国开展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的教育实践——全线·全员·居家在线学习。这一实践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形式的远程教育,它的三个特点每个都蕴含着巨大挑战。“全线”指所有的教学流程、管理流程、教研体系都在线上完成,涉及这些关键管理要素
编者按 一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2亿多中小学生开始了长达两三个月的居家学习。而长期居家学习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中小学生因缺乏体育锻炼影响身体健康、居家环境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家长管理严格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报今日推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系列观察”栏目,就以上公众关心的中小学生长期居家学习产生的问题采访相关专家、校长、一线教师,以给出有针对性的破解办法和改进建议
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严密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是保证各项政治决议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对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均有重要意义。1921—1927年间中共的组织纪律制度经历了逐渐完善的过程,成为各级党组织约束党员的政策依据和党员活动的行为规范。 “铁的纪律”是如何形成的 列宁领导的俄共向以组织纪律严格著称,规定:“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
孙中山的“一厢情愿” 孙中山,原名孙文,乳名帝相,1866年11月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当时,村里住着一位曾参加过太平军的老人。农暇之余,他经常给村童们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从那时起,孙中山开始认识到清王朝统治的黑暗,萌生了反清思想。1879年,在长兄孙眉接济下,孙中山远赴檀香山,进英国教会学校读书。毕业后,又至美国教会学校继续学业。经过此番教育,孙中山蜕变成一名彻底西化的华侨
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在昨日下午举行的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师范生就业与教师生涯发展论坛上,重庆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卿知人、上海市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为师范生解答“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中学教师”,并对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进行了解读。 卿知人以“当今学生喜欢有硬核的老师——整合六大动力、循道立德树人”为题,指出教师应当具备六大硬核能力:扎实的学习力,不断学习、积累专业知识;高超的沟通力,善于沟通、促进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围绕科技人文、思维比较和人类精神等问题而展开。钱旭红认为,中西方在发展科技人文方面,双方的共同性实际上是对世界的理解都在向真理趋近,区别在于我们的系统强调整体关联,西方的体系注重分解合成。人类精神内涵包括三个部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还有信仰的精神,科学精神的精髓是质疑,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关爱,信仰精神
4月24日,华东师大召开党政干部大会。校领导梅兵、钱旭红、朱民、王宏舟、杨昌利、曹友谊、孙真荣、李志斌、周傲英、戴立益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 华东师大召开党政干部大会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通报了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上海市新一轮高校智
共有 23,72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2 页 当前第 81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