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万千家庭,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万。上海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为19.3万人,总量也多于去年。 在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并叠加经济下行压力、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职场首秀遭遇颇多难题。上海教育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依托市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跨部门合力,全市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呈现积极向好
一封家书,遥寄情思;光阴流转,星火不灭。《家书中的“四史”故事第一课:战火中的革命精神》最近登上了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和B站。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学生“四史”讲师团系列微党课第一讲,由大夏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大学生党员担任“讲师”,聚焦朱德的家书故事。 铭记历史 家书的温柔中蕴含力量 “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这句话摘录自朱德同志在抗战取得首次大捷时写给妻子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华东师大积极应对,采取措施,顺利完成了上半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2020年上半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计4486人。 由于疫情原因,研究生院要求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学位论文答辩可以采取线下现场答辩、线上网络视频答辩、线上线下结合答辩的形式。为确保学位答辩的顺利进行,研究生院还对学位系统进行了完善,增加了线上
我们这些“地球上的孩子”,终将跨越那些不可计数的沉船与冰山,汇聚在一起。 书名:《蓝图》 (Blueprint: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A Good Society) 作者:[希腊]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出版社:湛庐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整个世界似乎正在进入“后”时代,后疫情、后真相、后工业、后全球化,几乎所有的宏大
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011年,哲学家童世骏给国外一位同行写信:“我调动工作了,我的工作从主要是解释世界转成主要是改变世界了。”1978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就读本科的他,在这一年就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20年6月1日,他又迎来人生新挑战——就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继续“改变世界”之路。 童世骏完全同意马克思所指出的改变世界的重要性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迅速发展,在极大改变自身的同时参与重塑世界秩序,必定导致知识生产和流动方式的改变,中国人的知识世界也必然随之大为拓展。因应历史要求,中国学人应担负起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使命。 一 何谓“中国知识体系”?此处的“知识”,不能如西方知识论那样,局限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客观知识”。最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
撤县设区可以从根本上打破许多阻碍市域发展的限制条件,也确实带来了许多显性和隐性的红利,在短期内确实是有相当程度的激发作用,但撤县设区真正的战略价值尤为需要更加全面、更加长期的推动催化,这也是设区后一些地方感受度不强的根本性变化。可以说,撤县设区是“长效药”,不是“特效药”。 我们对撤县设区成效最重要的考量,就是过三五年回头再看,调整后老百姓到底有没有受益?满意度如何?经济运行状况如何?营
摘要:面对新的世界文明变局,我们迫切需要改变思维。改变思维既要回归本源,又要更现代。量子思维既是最前沿的,又与老子的学说相通。如此中西之和、古今之和、科技人文之和,正昭示着人类文明新的曙光。科技与人文在现代社会的“纠缠”表现为科技重塑人文、人文引导科技。现代科技可以为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工具、研究材料和技术手段;应该发挥伦理学对于科技创新、人类生活的引领作用,建构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体系。新时代
上世纪60年代,当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还是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时,就以“坦牛”为名,在黑板报上写下了《勤奋+智慧=力量》的文章。 别人问褚君浩,为什么取名“坦牛”?他嘴上说:“像牛一样在平坦的大道上勤奋工作。”而心里面真正想的却是“爱因斯坦和牛顿”。 如今,站在技物所“我们和共和国红外科技共成长”学术沙龙上的褚君浩,已经从当初的“坦牛”成长为红外光
观点提示 风险治理不能跟随在风险之后亦步亦趋,而应该提早防范,统筹谋划。“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必须时刻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并指出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党中央一直积极探索现代社会重大风险治理
志愿填报,除了考虑兴趣,对于不少考生和家长来说,就业是绕不开的。上海的高校就业情况怎么样?什么专业更受市场欢迎?其实,这些答案都藏在各高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 劳动报记者梳理了2019年上海多所高校发布的就业报告,整理出这些关键信息,希望对你有用。 复旦大学:七成本科生继续深造 复旦大学2019届毕业生(不含高职生、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共计7726人,总体就业率为97.94
高考进入“下半场”,如何填好一张志愿表,是考生和家长眼下这几天最关心的事。如果将高考比作一场博弈,那么填志愿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博弈中寻找“最优解”,考生和家长须在已有的分数下,在学校、城市和专业之间作出最优选择。 今年由于疫情的关系,不少高校的招生咨询搬到了“云”上。结合连日来不少考生和家长咨询的情况,不少高校招生办主任提醒:大学及专业的选择,对学生的人生规划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对于志愿
徐中玉先生是高考恢复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首任系主任,被誉为“大学语文之父”。上世纪70年代末,他曾和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联合倡议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学修养,从而促成了“大学语文”在各高校全面恢复。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生,我考入位于上海中山北路的华东师范大学。这里曾是茅盾先生在《子夜》中提到的“丽娃丽妲”——主人公吴荪甫的太太林佩瑶姐妹上过学的地方,当年
倪蕊琴,托尔斯泰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2年2月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教师,1954年由学校推荐,作为中国首批赴苏留学生之一,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研究生部学习,1958年学成归国,组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长期担任该专业教授与学科带头人,曾任中俄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等职。 倪教授是国内托尔斯泰研究的老一辈
大学时候,八个人一个宿舍,早上谁都起不来。但是欧洲文化课的老师喜欢点名,最后大家就决定,每次去两个人,分坐在教室最后排的两侧,在芸芸众生中浑水摸鱼,一个人喊四次“到”。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有一只老虎在浴室》等二十本书 一个秋天下来都没事,但我们的策略慢慢也被周边宿舍仿效,终于这个被我们称为狮子的老师有一天点完名,气急败坏地扔下点名册,冷笑一声:“125个人
共有 23,70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78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