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卡脖子”问题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育人”成为了华东师大最主要的特色和最大的优势。在传统高等教育人才支撑的基础上
华东师范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公告 (第一号)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第一个百年来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将迎来建校70周年。公元2021年10月16日,我校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热烈庆祝七秩华诞,与全校师生、全球校友、各界朋友,共享学术之庆、文化之庆、师生校友之庆。 遥想当初,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组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云集东南半壁多所高校的精英,继承大夏“三苦”风骨
为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陈云同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的斗争精神,由华东师范大学与陈云纪念馆联合主办的《陈云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于10月13日上午在中北校区图书馆二楼展室开展。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吴瑞虎,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俞黎阳主持。陈云纪念馆相关部门负责人
10月15日上午,校工会在中北校区河口海岸大楼301会议室召开工会两委委员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杨昌利出席会议,19位校工会委员及工会经审委员参会。会议由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平主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华东师大工会两委委员会召开会议 王平以“顶天、立地、引领、内功”四个关键词对本学期工会工作要点作了简要介绍,与会委员围绕《华东师范大学工会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10月15日上午,华东师大工会在中山北路校区河口海岸大楼301会议室召开部门工会主席会议,布置新学期工会相关工作。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平、校工会副主席吕玉才出席会议,全校各部门工会主席等近40人参会。本次会议由王平主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华东师大工会召开部门工会主席会议 王平从“顶天、立地、引领、内功”内容条块以及时间条线对本学期工会工作要点作简要介绍,并对新学期工会主要工作
10月16日是华东师大建校69周年校庆日,学校举办7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将工作重点落在抓实事和促成效上。10月14日下午,华东师大召开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以师生共同“检阅”学校工作实绩的方式拉开了70周年校庆年序幕。 两年前,为了以优异成绩迎接2021年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学校推出了《华东师范大学关于提高学校学术竞争力和经济运行水平的实施意见》和《“迎双庆 促发展 惠民
10月14日上午,秋季学期第三次学生工作例会在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召开,“大学工”各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学部、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学工党委书记、学工部部长余佳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出席并讲话。 秋季学期第三次学生工作例会召开 会上,大学工各部门负责人通报了近期工作。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继亮通报了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就业事务等方面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10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9周年之际,国际著名量子领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做客大师讲堂,作了题为“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学术报告。报告后,潘建伟参观访问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实验室教师代表进行座谈,共谋合作发展。 国际著名量子领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作学术报告 校长钱旭红,副校长孙真荣,校长助理斯阳,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精密光谱
近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名单,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我校共有14项成果入选,其中中国语言文学系7项,教育学部3项,政治学系2项,历史学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各1项。我校入选项目数量在各申报单位中位居全国第四,上海第一。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
2020年10月16日是华东师范大学69周年校庆,正值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距离7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正式由“建设年”迈向“校庆年”。 本周,都有哪些精彩活动?看过来! 10月14日 全校教师干部大会 时间:下午13:30 地点:闵行校区学生之家C区报告厅(主会场);中北校区科学会堂(直播分会场) 对《“迎双庆促发展惠民生”三年行动计划》过去两年工作进行
男人说,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这样才能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女人说,我要嫁给有钱人,这样才能更幸福。 钱和我们的幸福感紧密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但要说有钱一定就幸福,亦或是没钱也会幸福,这些未免都太片面了。 1、什么是幸福感? 我们平常所说的幸福,常用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这一术语来描述,它是指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
近年来,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滑坡现象,社会上出现了“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取消或减少中等职业教育”的声音。这涉及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问题。本报就此采访了10位职教领域专家。 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重需要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始终是国家教育政策予以重点关注的大问题。坚持职普比大体相当,与之相关的国家
研究生入学第一课,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优良的作风、学风和学术诚信。只有澄净了初心,才会与“剽窃与抄袭”“伪造”“提供虚假学术信息”“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实验违规”“买卖代写论文”等彻底绝缘。 华东理工大学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副校长钱锋为全体研究生新生作题为“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的报告。“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报告
“考察途中,我们的司机是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听到我们夸他普通话说得好,他自豪地说,正是由于会说普通话,才能得到这份收入不错的司机工作。同时,他也遗憾地表示,由于不识汉字,不能用汉语操作电脑和手机,影响了线上接单的生意,不然他就可以开一个自己的包车公司。”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叶军教授讲起他在新疆语言扶贫过程中遇到的故事。 信息化时代,语言也是生产力。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推广普及
一流企业进校园、企业高管进课堂,指点生涯发展;学生对话知名企业高管、走访世界一流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历史,感受校外“体验式教学”的魅力;校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打造校外实践课堂……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推进校企合作常态化。 10月13日上午,“深化校企协同、共铸卓越育人”校企合作月启动仪式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举行。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
共有 23,72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2 页 当前第 77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