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文化进程中有一件大事,即中国春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其具体描述为:“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关于春节的著作和图书,但有一本非常特别,就是陈恒编著、张启斌名誉主编的《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二十四节气历研究》。此书呼吁将春节申报人类非遗,并登载了春节申报人类非遗的阆中倡议和鹤壁倡议。这一愿景当年就实现了,感觉是一个奇迹
要成功求职,一份优秀的简历应该向招聘方传递哪些信息? 昨天(1月25日)上午,在职业猎头的指点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张乐豁然开朗,“简历终于改好,可以早点投出去了!”今年寒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组织的“简历指导工作坊”成为热门的“课外辅导班”。在6名企业导师的辅导下,学生逐个攻破了简历撰写的难点问题。 寒假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除了华东师范大学,沪上多所高校在寒假全力为2025
首个“非遗版”春节即将到来,一起来寻找上海非遗里的年味。 楹联习俗是世界上独特的汉语言民俗文化遗产,其中以春联最为接地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表达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的心愿。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上海市楹联传承基地,已经连续11年举行写春联活动,让大家把吉祥带回家,让传统留下。书法篆刻研究生吕明姝和田野挥毫泼墨,撰并书两副春联,向新民晚报广大读者送上新春祝福。两副
【开栏的话】乙巳蛇年将至。在十二生肖中,“素颜值”不算太高的蛇,看似“高冷”,其实不仅有着许多可爱的卡通形象,而且富含神秘灵性与吉祥属性,并在仿生学、古生物学等科学中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今天起,新民晚报将推出一组“金蛇趣谈”系列报道,与您分享有趣有用的蛇文化与蛇知识。 龙年过后是蛇年。在民间,蛇素有“小龙”之称。长久以来,“好龙恶蛇”的观念根深蒂固且广泛流传。然而,民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
“今年收到的最好的拜年礼物——毕业多年的学生用DeepSeek写的AI诗,融合了当年的课程内容,颇费了一番心思。 ”1月29日大年初一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在朋友圈晒出这首学生发来的《未来诗笺》。 诗里有两句写道,“灵咔灵咔的银茧里,《天命使徒》开始胎动……”“灵咔灵咔”是王峰带领团队开发的创意写作人工智能体,而《天命使徒》是团队发布的国内第一部百万字AI小说。诗的结尾祝福
红红的纸、浓浓的墨、笔走龙蛇,极具仪式感的对仗句式呈现出文辞美、声律美、形式美、书法美,美美与共,寄托美好祝愿。 龙蛇腾翰墨,春日竞芳菲,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系师生用自撰自书的方式为新年祈福。 大年初二,华东师范大学携二十对楹联给您拜年啦!送你好事成双! 上联:平安即是家门福 下联:欢乐愿为世界同 撰并书:张索教授 上联:花开锦绣 下联:笔走龙蛇 撰并书:崔树强教授 上联:文生于意
一纸一剪一世界,千刻万琢映乾坤。当华东师大遇上首个“非遗版”春节,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剪纸盛装、人见人爱,愿这份特别的礼物,成为你新一年的幸运符。 光影交织、岁月回响,校园各处变身传统剪纸,灯火映照红窗花,这个非遗, 够有年味! 诗意翻飞、喜庆祥和,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俗画卷,传递着节日的欢愉和未来的希望,这里有华东师大人的梦想与耕耘。 看那银河,一条璀璨的光带,繁星汇聚似浪花翻涌
新春大吉|巳巳如意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挖掘馆藏资源,以文物贺新春的方式打造“年味”育人思政课堂。6所师范大学携手送上新春祝福,一起感受高校博物馆
在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获得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交流。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苏格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分子机器人和分子纳米拓扑学领域的国际级专家David Alan Leigh应邀参加会见。 李强向外国专家致以新春祝福和诚挚问候
今天就是除夕啦!每年的年夜饭,都是最值得期待的仪式感。留校过年年味满满,过年在华东师大吃什么?除夕至初三,免费美食套餐菜单看起来! 除夕夜至正月初三,学校为留校学生免费供应营养美味的新春餐。每餐都有两种套餐选择,美味高颜值,餐餐不重样!舌尖的美味,全部安排上! 年夜饭大揭秘 非民族风味餐 A套餐 碧绿炒虾仁 黑椒牛仔粒 蒜蓉扇贝王 金牌蒜香骨 荠菜开洋茭白 菌菇草鸡汤 自制八宝饭 雪碧
农历乙巳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为欢度第一个非遗春节,进一步弘扬与传承春节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特别策划开展“我在家乡过‘非遗春节’”主题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意作品征集活动,期待全校广大师生用人工智能的创意之光赋予传统春节以全新表达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独具魅力的非遗元素,进一步烘托AI在华东师大的浓郁氛围。 |“我在家乡过‘非遗春节’”AIGC作品征集 01|活动主题:我在家乡过“非遗春节
伴随着新春的喜庆脚步,国际教师教育中心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喜庆日子。1月23日上午,国际教师教育中心成立20周年庆祝纪念会在中北校区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秘书长、中法学院院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原秘书长杜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江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顾问、中央教育科学
“华东师大未来教师县中大调研”专项实践启动 寒假开启,是放松还是充电,第一波回家的大学生们在忙些什么呢?对于华东师大的524名未来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深入基层、了解教育的宝贵机会。他们组成230支实践队伍,奔赴全国26省市自治区的270所县域普通高中,火热开启专项实践行动“华东师范大学未来教师县中大调研”。围绕“县中的老师”这一核心议题,深入县域一线,深耕细作笃行,在祖国大地上同题共答
农历乙巳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去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春节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又一次闪耀的里程碑,也象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力再度提升。 为欢度第一个非遗春节,进一步弘扬与传承春节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特别策划开展以“我在家乡过‘非遗春节’”为主题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意作品征集活动。期待全校广大
1月24日,闵行校区夏雨厅张灯结彩、暖意融融,华东师大2025年师生同乐会在这里举行。900余名中外留校学生、教职员工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满载暖意与美食交融的欢聚时刻。 华东师大“春晚” 2025年师生同乐会 · 乐岁弦歌起 非遗年味浓 瑞龙腾飞辞旧岁,灵蛇舞动迎春来。腊月廿五晚,闵行校区夏雨厅一楼温暖如春、喜气洋洋。华东师大2025年“金蛇迎春·幸福奔卓越”师生同乐会在这里举行
共有 23,57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2 页 当前第 7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