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从沪迁蓉的光华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同的前身院校。为发掘光华大学在成都分部的办学历程,自2018年起,两校档案馆发挥各自馆藏优势,合作编撰《光华大学与成都十年》,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 华东师大和西南财大合作出版《光华大学与成都十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的内迁延续和保存了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命脉,也成为战争时期稳定人心的力量。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面向未来教育、落实评价改革、激发学校活力、促进五育融合”,12月4日,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校长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重庆)学校开幕。近百位教育专家、名校校长聚焦五育融合、教育评价改革等热点问题交流研讨,为构建新时代育人体系凝聚智慧力量。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体美劳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联盟正式成立。 华东师范大学体美劳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联盟由华东师范大学携手华东师大附属中旭
华东师范大学在推进“四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贯彻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发挥既有优势,激发新发展动能,在精准对接和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任务使命。 坚守教育使命,主动对标深度学 学校党委将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青少年的法治素养与法治观念的培育是法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与中心环节,必须认真对待。面对新形势,有必要将法治观念的培养贯穿到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来接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总要求。 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事业发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应当结合当下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总要求,在宏观层面上统筹安排,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便提出“把法治
如何在“四史”学习教育中,讲好红色故事、发掘红色资源,讲好大学生们身边的故事?正值中国国际金融学科创始人陈彪如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一场由学生党员们共同筹备的微展览《笃学为国:经济学家陈彪如的教育情怀》正在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社区举行。 忆史溯今,追寻足迹汇聚展品 1984年12月,74岁的陈彪如教授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他总是谦虚地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过了平凡的一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荧屏前,两千年前的老秦人面对茫茫戈壁再度唱起《秦风》。历史剧“大秦帝国系列”的完结篇《大秦赋》开剧便在豆瓣创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荐为“年末最燃大剧”。 从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国”剧集系列共推出《裂变》《纵横》《崛起》及《大秦赋》四部作品,制播长达11年。虽然它们在艺术水准上各有高低,但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历史正剧的基准色——从服化道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共有338个项目获批,华东师大中标11项,居全国并列第四,上海并列第一,总立项数连续三年突破两位数。 从校内立项单位分布看,历史学系、哲学系、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分别斩获2项,政治学系、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国语言文学系、外语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获批1项。 在先前公布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
五年蓄势,华东师大于12月2日隆重举行主题为“抓住新机遇,服务双一流,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暨港澳台工作会议。 当日上午,校长钱旭红院士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周傲英作大会工作报告。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荀渊、历史学系副系主任梁志、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秀珍、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吕长虹分别代表文理学科做国际交流经验分享;下午,与会代表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
11月29日,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授予仪式暨地理科学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大会授予了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及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许世远教授当选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 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许世远教授当选“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 中国地理学会会士是中国地理学会设立的地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分为会士和荣誉会士,为终身荣誉。在地理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学会
12月4日下午,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表彰为上海市科普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姜雪峰教授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个人)一等奖。 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举行 华东师大姜雪峰教授(左二)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个人)一等奖 姜雪峰教授在电视电台、网络媒体、社区学校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大量
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成立大会暨新时代国际文化交流研讨会举行 12月3日,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成立大会暨新时代国际文化交流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该联盟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包括华东师大在内的23家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共同加入“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旨在创新国际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合作机制,共同研究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问题。华东师大副校长周傲英出席会议。 大会
12月4日,“脱贫攻坚担使命 立德树人育英才”2020年上海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论坛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指导、华东师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马希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一级调研员赵靖茹、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涛等出席。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学生工作党工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以及来自上海市24所高校的学生资助
上海市教委4日披露,此间科技、教育部门每年共同投入1亿元人民币(下同),以公益股权投资形式和免息债权资助模式,专注扶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至2020年9月,上海已累计资助3006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金额近7亿元,涌现了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 近年来,上海在财税、融资、审批、培训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支持措施,构建形成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度支撑体系,覆盖创新创业各环节、全流程。据悉
两份重量级年度流行语榜单昨天同时发布。其一来自《咬文嚼字》编辑部在沪揭晓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逆行者” “飒”“凡尔赛文学”等热词入选;其二则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入选的有“逆行者” “带货” “云监工”“内卷” “光盘行动” “夺冠” “集美”等。 “不约而同”和“云监工”因疫情而成为热词。前者原指没有事先商量
12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为两校档案馆合编的《光华大学与成都十年》举行新书发布会。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副校长孙真荣,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党委副书记曾道荣、副校长史代敏出席新书发布会,并进行座谈交流。 华东师大和西南财大合作出版《光华大学与成都十年》 《光华大学与成都十年》封面档案图 从沪迁蓉的光华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同的前身院校。为了发掘光华
共有 23,63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73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