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午,南京,由光明日报社、南京大学主办的2020新型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论坛会场。议程已到最后一项,现场“热度”却瞬间攀升——随着获奖名单在电子大屏上滚动,“2020CTTI来源智库年度成果征集”各类奖项依次揭晓。 一个现象引起了在场很多人注意:在30项“年度精品成果”中,高校智库成果占据19席;20项“年度优秀成果”中,17项花落高校智库。 “总体来看,高校智库的成果
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落下帷幕,华东师大三名教师获奖,教育学部鲁力立老师《教育影视创作与实践》课程获特等奖(仅五席),音乐学院张薇老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获一等奖(仅10席),生命科学学院张美玲老师《微生物学》课程获三等奖。 本届大赛由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在京召开,部署了2021年八项重点内容。会议在住房方面强调: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次会议对于房地产政策一锤定音,为前期甚嚣尘上的各类观点拨开迷雾,也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毫不动摇坚持房地产市场
各区教育部门人士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刚,宝安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范燕塔,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玺,围绕《区域教育改革创新经验分享》主题展开讨论。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师范学院副院长、深圳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12月18日,由教育部华东高师师资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华东中心”)承办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顺利结业。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9省市从事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学科的1200位中小学骨干教师在沪完成培训。 本次培训在严格的疫情防控保障下,分8期次,历时56天组织实施,华东中心设计了高品质的课程内容,全面覆盖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培训成果转化为国家安全教育优秀课程案例。截至目前,已汇集
12月19日,“第一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华东师大赛区暨金融科技前沿与发展论坛”在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召开。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上海亚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大亚浦金融科技应用研究院共同承办,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华东师范大学提供全程指导。论坛以“科技赋能主流金融”为主题,汇集了全球多地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长三角区域立法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更好发挥立法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保障作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法治研究院”。12月27日,“长三角一体化法治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华东师大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为更好的让校企合作的生动实践融入思政教育,探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师生能在真实情景里更好地开展思政课堂,推动党建和思政育人结合、创新形式载体,以培养爱国、敬业、乐群、诚信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达到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精神的“知行合一”。12月20日,经济与管理学部书记论坛“新时代发展格局下企业的使命与担当”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出席此次论坛的嘉宾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
12月19日,华东师大政治学系王向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研究》开题论证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16余所高校,以及《探索与争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社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球各地爆发,众多国家和地区疫情严重并多次反复。但无论形势怎样严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专职教师始终坚守在国际中文教学的一线岗位,保证任教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是当之无愧的国际中文教育战线的逆行英雄。 国际中文专职教师是华东师范大学一支特别的队伍,隶属国际交流处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专职从事海外孔子学院和各大中小学校、教育机构的汉语教学工作。疫情爆发
面向问题研究世界地理 李春芬面向问题研究世界地理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对于今日的学科建设依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为地理学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赋予地理学特别是世界地理学科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地理学者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优势,深化世界国别和区域研究,推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深度融合,不断为我国
昨天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楹联学社楹联展示活动在普陀区回民小学举行,普陀区回民小学也启动了楹联文化课程。 普陀区回民小学启动楹联文化课 楹联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产物,是汉语言对句艺术、书法艺术、制作技艺等要素的结合,是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形式。民俗学专家、华东师大教授田兆元说,上海是楹联文化的发祥地,希望普陀区回民小学能将楹联文化发扬光大,希望孩子和家长们能将楹联文化带回家
把心理学在国人心目中演成一个极饶兴趣、惹人注目的学科 张耀翔曾对自己有这样一番评价: 张某对心理学并没有什么特殊贡献,不过他把心理学在国人心目中演成一个极饶兴趣、惹人注目的学科,则是事实。1920年以前心理学在中国太神秘了,太枯燥了,太与实际生活问题漠不相干了。凡听过他的讲授或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大都感觉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对心理学注意的不知凡几。因受到他的影响而志愿专门研究,终以心
看似最难懂的量子力学、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最枯燥的《几何原本》,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选课系统中被本科生们“秒光”。 “面向非专业学生的量子力学课程不仅要通俗易懂,更要让学生打破惯性,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改造世界。”《量子史话》课程的主讲教师,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周先荣的话,道出了华东师大今年近400门涉及不同领域的通识课程的目标——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自由”。为此,学校大力
同一个班里、两个成绩差不多的孩子,面对同一个知识点,却可能需要提升不同方面的学习能力。然而,当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那么,AI+教育能否让孩子从“刷题”中解放出来?今年,华东师范大学领衔研发的一项人工智能学习系统1.0版,从小学到高中的数学学科入手,已在尝试解决这样的问题,验证智能学习的“减负”第一步。 12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揭牌成立
共有 23,63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73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