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上海市委全会指出,要完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做强做优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和流量型经济等“五型经济”。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在线新经济并重的创新型经济,是上海经济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是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支撑点,是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着力点。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2月2日下午3时,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沪举行,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崔允漷教授获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接受表彰。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在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受表彰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指导委员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市委全会上通过的两份重磅文件振奋人心。在这张清晰的蓝图里,要在新征程上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青年师生们大有可为,大家正满怀强国信心,积蓄底气和力量,用一波波实际行动回应奋斗的青春如何与祖国同频共振。 一种共识:切实把全会精神的学习 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成效 东华大学引导青年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持续跟进学,将党
11月27日下午,机关青年联谊会举办的“凝聚青春力量携手共建模范机关——2020年机关青年与校领导‘面对面’”活动在闵行校区涵芬楼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会议并讲话,机关党工委书记王淑仙及20余名机关青年代表参加了活动。交流会由机关青年联谊会会长孙一主持。 2020年机关青年与校领导“面对面”交流会举行 机关青年联谊会会长孙一主持交流会 活动伊始,学校办公室章晶晶介绍了迎
11月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常州胜杰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生物化学农药的研发和应用”高峰研讨会在上海崇明举行。科技部农村司二级巡查员许增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崇明区科委书记张旭日,常州胜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衡博士等参加会议。此外,还有来自国内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
11月27日,华东师大纪检干部“四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暨廉政文化沙龙在闵行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并讲话。会议由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监察处处长俞黎阳主持。各院系级党组织纪检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后勤纪工委书记、纪委办监察处巡察办专职干部参加。 华东师大纪检干部“四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暨廉政文化沙龙举行 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监察处处长俞黎阳主持会议
11月28日,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北京盛大举行,我系古籍研究所刘成国教授的《王安石年谱长编》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 获奖证书 颁奖典礼(左一为刘成国教授) 刘成国,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代文学史、学术思想史方面的研究。2002年获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16年任教于
小时候,我和外婆住在陇头湾,跟小美一家挨得很近,隔着一片香樟树,树下经常拴着几头母牛,小牛们要么在附近转悠,要么躺在母牛身边。这些事物之间的默契,让我深切怀念着我的童年。 小美的哥哥比我大几岁,在他去学校或从那里回来经过我家门前的路时,我经常跟他打招呼。他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全身洋溢着阳光,走路充满自信,他在学校是个好学生。看到他,我会喊一声“放学啦!”或者“上学啦!”,他则会微笑着说
11月29日,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授予仪式暨地理科学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大会授予了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及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许世远教授当选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 中国地理学会会士是中国地理学会设立的地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分为会士和荣誉会士,为终身荣誉。在地理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学会会员或为中国地理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
11月28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科竞赛成果展示盛典在北京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学生作品从53万余组、100余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总计获得全国赛区14个奖项。其中设计学院数码艺术专业学生刘露、黄林昊的作品《在城市遇上喜马拉雅》获得互动类一等奖;数码艺术专业学生马宇飞的作品《不跟随,做自己》获得动画类二等奖、爱奇艺网络人气奖;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优秀院校奖”。此外,设计
所谓的“五育融合”也就是五育并举、融合于人,不是简单的拼凑整合,而是融合共生共美的方式,是有机渗透的。今天我们看到人民小学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在走向探究、走向审美,走向在劳动中育德。 我们不能就劳动谈劳动,或者就教育谈教育,要把它两者结合起来,要思考怎么让它更好的和各育融合,和学科、生活的融合等等。 我们常说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我们究竟应培养什么人,我认为是
10月21日下午,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除任课教师和马院党政班子成员,校党委书记梅兵、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也出席备课会并点评指导。 华东师大集体备课让新思想入耳入脑更入心 “这门课很重要也很难上,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讲究方式方法,多开展集体备课,积极研讨怎么把这门课上好,先要上好,然后上出亮点。”梅兵指出,除了要多琢磨,发挥重点马院
学科教学与“四史”教育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文章《百合花》中的解放战争史是怎样的?流行音乐中流淌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是何种旋律?数学百分比计算中有怎样的改革开放史篇章?11月25日,华东师大师范生与中学教师同台讲述“学科中的‘四史’教育”,这也是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教工党支部与二附中附属初中文科党支部的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立足师范生特色,搭建学科中的“四史”研学平台 当天,华东师范大学
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已有实质性改变,原先通过融入世界市场获取专业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可能已经走到尽头。这一态势将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路径产生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
11月27日至2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华东师大主办,来自全国100余所会员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大会主题,深入研讨后疫情时代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华东师大
共有 23,23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50 页 当前第 715 页 |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师范大学沪ICP备05003394号-26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