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究竟怎样的人才能使后人发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的感叹?事实上,孔子的人生经历并不具有十分的传奇性,他只是春秋末期鲁国很多没落贵族的普通一员,使得他留名千古的是他的思想,是他所创立的儒家之道。 脱离儒家之道,把孔子一生演绎成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故事大抵难以成功。孔子的生活体现了他所追求的“道”,他是儒家之道最忠实的践行者、推动者,儒家之道经由孔子变得
“你打了吗?”这或许是本周末华东师大人的专属问候语。 3月27-28日,约18000名学生及教职员工分校区、按时段在两校区体育馆接种了新冠疫苗分别由闵行区、普陀区医护人员组成的临时接种组“上门接种”。 华东师大疫苗接种现场 答疑解惑!钱校长和同学们一起接种 “不疼,几乎感觉不到”,接种完疫苗的校长钱旭红说。 钱旭红说:“这是我打过的疫苗当中最轻柔的一种,比打针更轻柔”。在他看来
日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其中“结构”一词出现了55次之多,与“结构”密切相关的“协调”“统筹”则分别出现了48次和50次。“结构”这个关键词的高频率出现,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主题和主线密切相关,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中国进入“以结构促增长”的新阶段 “十四五”时期之所以重视结构改革,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
日前,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联合主办。来自本市多所高校、**大学政治学院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探讨。 王治东:将唯物史观贯穿“四史”学习教育 “四史”学习教育需要一个个
一个文史研究者,听闻“计算实验方法”,总是有些隔膜,也感觉是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2017年夏天在美国麦迪逊市,我第一次碰到薛霄教授。席间我们聊起中国历史上的权力制衡和演变问题。薛教授对这个问题极有见地,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当他说中国历史上的权力互动大概也能用一种方法找到规律时,我对这种可能性深表怀疑。回国后不久,薛教授转岗至天津大学。最近他寄我一本新书《复杂系统的计算实验方法——原理
图|周佳宁 邵壮 潘星宇 邵兴仁 王於豪 许多 张锦琳 赵帅奇 朱铭明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
3月18日上午,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在闵行校区行政楼403会议室召开。副校长戴立益,各学部、院系分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书院院长以及教务处工作人员等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孟钟捷主持。 华东师大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召开 在教学运行方面,教务处通报并布置了学生学籍处理、毕业工作、转专业工作、课程管理、本科生跨国(境)跨校
3月24日上午,闵行区统战部副部长、侨办主任、侨联党组书记陈超,侨联专职干部戚琳偕同澳华内镜副总裁刘力攀、人力资源经理陈静、公共关系主管陈小川等一行来校,与校统战部就进一步推进校区侨务合作展开座谈。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校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李庆利,科技处副处长王华,物电学院副研究员、闵行区侨联副主席赵然等参加座谈。 区校侨务合作交流会举行 校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庆华对陈超
“青年话党史 声动树英模”、多语种讲述党的诞生地故事、大手拉小手探究红色之旅……昨天(23日)是党的百年华诞倒计时100天。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00年间,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听党话、跟党走,上海各大高校正通过各种党史学习教育,带领青年学子不忘来时路,一起努力创造新的辉煌。“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党史,不忘初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吴薇说道
《典籍里的中国》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学者在思考,对当今青年人传播和普及几千年中华文明是需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就此,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江。陈教授常年致力于古代史研究,对于古代典籍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对今天青年人普及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扬弃”的过程和普及的方式。 任何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都值得鼓励 记者:《典籍里的中国》目前
3月17日,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的陈子善教授来到绍兴,参加由浙江越生文化传媒集团等单位主办的一场关于“中国近代文献”价值的对话,记者因此有了一次专访他的机会。 热播剧《觉醒时代》,是普及近现代文学文献的有益尝试 记者:凝聚了您多年研究心血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已经出版。那么,中国近现代文献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在现当代文学视域下,文献学这一传统学科究竟该如何
3月24日,长宁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陈志奇,区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葛菲等一行来校访问。校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庆华接待客人并与陈志奇一行交流座谈。 陈志奇首先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党委长期以来对长宁区各项工作的支持,并对我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教授担任长宁区政协副主席和民革长宁区委主委期间的履职表示了极大肯定。他还介绍了长宁区统战部的近期工作和即将召开的长宁区民革代表大会
3月23日上午,华东师大在中山北路校区举行离退休干部校情通报会暨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向老同志传达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精神,并通报了学校“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情况。副校长戴立益、发展规划部部长杨蓉以及离退休老同志、老教授协会理事、关工委委员、各院系退休支部书记、老龄办全体工作人员等9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老干部党委书记、老龄办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思考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发展,无疑需要关注以上两个方面。从逻辑上看,创新和传承总是相互关联:任何文化创新都不能从无开始,而需要以既成学术文化发展的成果作为其出发点。在此意义上,文化创新与以往的学术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同时,文化创新又不同于重复,它应当增加或者提供以往的学术研究所没有的东西。就此而言,创新研究又需要超越
从五育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来看,当前劳动教育和美育是两块最需要弥补的短板,其中,修复劳动教育尤其是农村劳动教育的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当下,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水平和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我对农村校长的访谈来看,农村校长普遍反映,尽管深知贯彻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农村学校没有土地资源,缺乏资金保障,又面临安全问题,再加上家长和学生普遍担心劳动教育会占用学习时间
共有 23,63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69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