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团队《科学》发文:首次破解植物亲和花粉授粉机制 4月9日,《科学》杂志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超课题组最新成果。该研究以十字花科中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揭示出花粉-柱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从而在植物生殖发育领域,首次破解了开花植物识别本物种花粉,而拒绝其他物种花粉的根本原因。 《科学》杂志发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超课题组最新成果 “花粉通过其覆盖物中
各位老师、同学: 因闵行校区樱桃河滨岸改造及慢行步道建设(二期)施工需要,将对闵行校区光华路部分(杏林西路-汇通路段)路段车行道路进行封闭,时间为2021年4月10日上午6点至晚18点,届时请车辆绕行。原闵行校区秋实阁停车点改至光华路与汇通路交界处(具体位置见下图)。封路期间,师生通过人行道前往秋实阁用餐将不受影响。为安全期间,请用餐师生切勿靠近大型机器施工区域。 为此给各位
1947年浙江大学理学院史地学系研究生毕业。1947-1952年浙江大学助教、讲师;1952-1978年华东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1978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名誉所长。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物理系;1952.1-1952.9任金陵大学物理系助教;1952.9-1954.12任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助教;1954.12-1957.9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进修;1957.9-1963.3任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讲师;1963.3-1971年任国防科工委21基地研究室副主任;1972-1983年任研究室主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1988年于该校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1990年美国拉玛大学副研究员。1990-1991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洪堡基金博士后。1992年-2000年任华东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任精细化工学科主任、药物化工所所长、校长助理,1996年-2000年任副校长。2000年-2004年为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2004年7月至2015年3月任华东
1978年至1982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学习并于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5-1988年期间,于法国居里大学(Paris 6)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学习,并于1988年获博士学位。尔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荷兰海洋研究所等地做博士后研究和短期工作,1990年回国并在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曾在英国
1978年至1982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学习并于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5-1988年期间,于法国居里大学(Paris 6)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学习,并于1988年获博士学位。尔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荷兰海洋研究所等地做博士后研究和短期工作,1990年回国并在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曾在英国
1965年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5年3月起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1984年至1998年任英国牛津大学客座教授、高级研究员,1998年至2005年任澳门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被英国约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共有 23,64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684 页 |